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8 14:29:10
由于我国大众糖尿病教育的相对滞后,许多病人对胰岛素心存偏见,宁愿把希望寄托在偏方、秘方上。对于胰岛素当用不用,最终落个并发症缠身的结局。张大爷的经历就是个典型例子。那么,我们应纠正的问题是什么呢?张大爷今年六十开外,十多年前查出有2型糖尿病,从那时开始,就一直坚持服药治疗,最初几年里血糖控制得还算不错,以后效果越来越差,血糖居高不下。去医院咨询,医生告诉他这属于“口服降糖药继发性失效”,建议他换用胰岛素治疗,但被张大爷拒绝了。张大爷担心胰岛素一旦用上就撤不下来了,会形成依赖;再说,2型糖尿病既然属于“非胰岛素依赖型”,顾名思义,对它的治疗就不必打胰岛素;退一步讲,胰岛素作为对付糖尿病最后的杀手锏,早早就派上用场,将来病情发展严重了岂不无计可施了?在这些错误观念的误导下,张大爷对使用胰岛素一拖再拖,在此期间,他不惜重金,从全国各地买来许多治疗糖尿病的偏方、秘方并一一照服,但病情依旧,短短几年过去,糖尿病的各种并发症在他身上相继出现:手脚麻木、肾衰、失明……这一切统统是长期高血糖惹的祸。无独有偶,张大爷的女儿在怀孕期间体检时也查出了糖尿病,她当然深知高血糖的严重危害,治疗愿望非常迫切,但又担心怀孕期间用药对胎儿有影响,左右为难之际,她想到了来糖尿病门诊进行咨询,使她对胰岛素有了正确的认识,决定接受胰岛素治疗。
误区一:用胰岛素能上瘾。
这种观点在普通百姓当中很有市场。在这种错误观点的误导下,许多糖尿病病人尽管病情非常需要,却宁愿受病痛折磨而拒不使用胰岛素。实际上,胰岛素不是毒品,本身根本不存在成瘾的问题,它是我们体内“自产”、“自用”的一种生理性激素,即便有些病人注射胰岛素后撤不下来,也并不是对胰岛素产生了依赖,而是由于患者病情所需(自身胰岛素产出不足),这与截肢病人要想走路就必需安装假肢是一个道理。所有的1型糖尿病病人及晚期2型糖尿病病人,胰岛功能严重衰竭,体内胰岛素极度缺乏,因而必须长期补充外源性胰岛素以保证机体的代谢之需。事实上,通过使用胰岛素,使自身胰岛细胞得以休息,反而更有利于自身胰腺的修复及内分泌功能的改善。
误区二:不到万不得已不能用。
有些糖尿病病人将胰岛素视为控制血糖的顶药,想留到晚期病情严重时再用,这种观点并不可取。近年来,国际上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应用指征明显放宽,总的趋势是更加积极,在考虑人为高胰岛素血症的利弊时,更注重于血糖的控制达标。国内外诸多临床研究证实,通过早期积极严格地控制血糖,能有效地控制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基于此,当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减肥及口服降糖药不能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时,就应及早使用胰岛素。优柔寡断、当用不用,高血糖长期得不到控制,势必导致各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张大爷的悲剧就缘于此。
误区三:2型糖尿病不必用胰岛素。
现已证实,随着病情的发展,2型糖尿病病人的胰腺功能逐渐减退,最终趋于衰竭,因此,2型糖尿病到达一定阶段后也需要补充胰岛素。在1998年新修订的糖尿病分型命名中,已取消了“非胰岛素依赖型”这一分型术语,不再把2型糖尿病称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一般认为,2型糖尿病在下列情况下需要使用胰岛素:①合并急性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酸中毒等;②合并慢性严重并发症,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等;③处于应激状态,如重度感染、大手术、严重创伤等;④处于妊娠或哺乳期的糖尿病妇女;⑤口服降糖药治疗不达标(空腹血糖≥7.8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13.9毫摩/升);⑥同时患有需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其他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此时口服降糖药效果不佳,需要用胰岛素治疗。
误区四:孕妇什么降糖药都不能用。
这种说法不对。不可否认,口服降糖药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对胎儿营养代谢及生长发育有不良影响,因此,孕妇禁用口服降糖药。但是,胰岛素属于大分子蛋白质,不能穿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不会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故患有糖尿病的孕妇可以用胰岛素,只要使用得当,完全可确保母子平安。
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综合征,可以导致各种严重的并发症,使冠心病患病率增加2~4倍、心肌梗死增加10倍、脑卒中增加3~4倍、肢体坏疽增加10倍、尿毒症增加17倍、双目失明增加25倍。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生理激素,具有调节糖、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作用,尤其是通过促进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强肝糖元的合成、抑制肝糖元的异生而发挥强大的降糖作用。胰岛素不仅是当今控制血糖最有效的武器,而且,可以逆转糖尿病的早期并发症,对自身胰岛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