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8 14:41:12
UlfRisérus等
目的:胰岛素抵抗的预测因子目前为止只在横断面研究中进行过检测,而没有生活方式因素的信息。几乎没有研究者在大人群中直接测量胰岛素敏感性并比较不同的代谢和生活方式预测因子的差异。
研究设计和方法:我们的目的是以大样本人群(Uppsala成年男子的纵向研究)为基础,探讨胰岛素敏感性的独立的长期预测因子,参试者的年龄是50岁,在20年后(n=770)行葡萄糖钳夹试验。在线性回归分析中,代谢(BMI、甘油三脂、HDL胆固醇、血糖和血压)和生活方式因素(身体锻炼、吸烟、饱和脂肪标志物、社会经济情况)在基线时(50岁时)作为独立变量,在随访期间(70岁)作为胰岛素敏感性的因变量。对原始人群中的正常体重男性这一小样本也进行了检测。
结果:BMI是胰岛素敏感性的最强的预测因子,甚至在考虑到代谢因素后同样如此。BMI每增加一个SD(±2.8),胰岛素的敏感性就平均下降19%。考虑到生活方式因素后,除了甘油三脂和吸烟外所有的危险因素都是有意义的预测因子。BMI仍然是最强的预测因子(ß=?0.67[95%CI?0.83to?0.51],P<0.0001),接下来是身体锻炼、HDL胆固醇、饱和脂肪和社会经济情况(所有P<0.05)。BMI在正常体重的人群中也是最强的预测因子(P<0.001)。此外,在校正了基线胰岛素浓度后,BMI仍是最强的预测因子(P<0.001)。
结论:多种因素,包括像饱和脂肪和社会经济情况这样的新的因素,在20年后都能独立的预测胰岛素的敏感性。然而,BMI是唯一的最强的预测因子,即使是在体重正常的人中。
摘自:DiabetesCare30:2928-2933,2007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