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传统以谷物为主的饮食习惯渐渐变成了以大鱼大肉、油水十足为主的饮食结构,这导致肥胖和血脂异常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据调查显示,血脂紊乱已成为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由此引发的各种心脑血管病、
糖尿病等已成为威胁生命的主要祸首。专家提醒,血脂紊乱须及时纠正,以防给身体造成重大健康隐患。□本报记者|周莲莲|文
血脂紊乱易引发糖尿病
40多岁的秦先生平时工作应酬较多,经常陪人大吃大喝,身体偏胖。一次经单位体检发现血脂有点高,他听说血脂紊乱与糖尿病有“亲缘关系”以后非常担心,想问问血脂高到底是怎么回事。
血脂异常是指由于脂肪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中的一种或几种几种脂质高于或低于正常水平。增高的脂质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降低的则是“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那么,过多的脂肪从哪里来?俗话说,病从口入。与糖尿病一样,大部分肥胖和血脂紊乱是吃出来的。因为血脂的主要来源是食物,吃了过多的高脂肪(特别是反式脂肪)食物,如炸鸡、炸薯条、炸油饼等油炸食物,动物油、红烧肉、肥牛肉、肥羊肉等含饱和脂肪酸多的食物,还有花生、核桃、瓜子等植物脂肪,食物中的脂肪吸收到血液中,超过了身体消耗利用的能力,就会变成血脂或在体内囤积起来。
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坏”血脂过高时,会在肝脏、肌肉、皮下、腹腔里堆积起来,引起脂肪肝、大肚子和肌肉比例减少,有一部分变成血游离脂肪酸。血游离脂肪酸主要有两大危害:一是引起
胰岛素抵抗,即过多的血游离脂肪酸可通过抑制肌肉组织等对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肝脏将非糖物质如脂类、蛋白质转化成糖(医学上叫糖异生),使胰岛素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二是引起分泌胰岛素的胰岛B细胞功能障碍,因为血游离脂肪酸可以与葡萄糖相互制约,抑制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甘油三酯在B细胞内堆积可引起胰岛素分泌功能受损和B细胞凋亡。
血游离脂肪酸等“坏”血脂的这些作用就是所谓的“脂毒性”,时间久了,就会使人的胰岛素抵抗和B细胞损伤加重,发生糖尿病。另外,脂肪组织和细胞还有“内分泌”作用,可以像其他内分泌器官一样分泌多种激素和脂肪因子,如瘦素、抵抗素、内脂素等。这些激素的异常是肥胖病人通向糖尿病的桥梁,导致了肥胖者胰岛素抵抗的发病,加速糖尿病的出现。
另一方面,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个“好”胆固醇本来可以把肝外组织细胞中的转运出来,到肝脏后由肝细胞把它们分解消灭掉,使游离的血胆固醇不能转化成胆固醇酯,从而阻止游离胆固醇在动脉壁、心脏等地积聚,形成粥样斑块,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发生,因此认为它是“抗动脉硬化因子”。但肥胖者或遗传高脂血症的病人往往在坏血脂升高同时,伴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因此失去了它的血管保护作用,容易在糖尿病发生的同时出现慢性血管并发症,如脑中风、心肌梗死、下肢大血管闭塞等。
纠正血脂异常是防病关键
王妈妈的血脂一直偏高,王小姐听说血脂异常容易引起糖尿病,为此她十分着急,想咨询一下专家,在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才能纠正血脂异常,避免患上糖尿病的风险。
血脂紊乱的人群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因为血脂紊乱与肥胖、
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往往结伴而行。应该早日行动起来,通过“管住嘴、迈开腿、吃点药”的方法纠正血脂异常,防止糖尿病的发病。
既然血脂异常可以损坏B细胞,使胰岛素分泌减少,又能引起胰岛素抵抗,消弱胰岛素作用的正常发挥,故而认为它是引起糖尿病的“帮凶”。为了预防糖尿病,有必要进行身体调脂,把紊乱的血脂变成平衡的血脂,把“坏”血脂打下去,将“好”血脂扶起来。主要内容包括:
杜绝高脂食品很多国家已经把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列入禁令,禁止快餐店用含这些脂肪为主的油来烹炸食物;在国外一些中小学里,也禁止销售含大量糖的软饮料,以保护儿童不变成小胖墩。因此我们提倡传统饮食,向油炸食品和快餐说“不”,多吃蔬菜多吃杂粮;炒菜尽量用橄榄油等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杜绝动物油;限制大鱼大肉上餐桌,宁清蒸不红烧,宁盐水不油爆,从源头上减少脂肪的摄入和吸收。
降低“坏”血脂已有血脂升高现象的人们,要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降脂。例如糖尿病患者以血甘油三酯增高为多,应该选用贝特类如菲诺贝特、苯扎贝特,还可选用胆酸螯合剂类;若以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为主,就选用他汀类如舒降之、普拉固、立普妥、来适可等,因为这一类药降胆固醇的能力较强。
升高“好”血脂一般异常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降下去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也会渐渐升至正常。但若仅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而其他血脂成分不高,就不需要吃药。因为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只有一个办法:增加
运动。而运动对血脂的好处太多了———可以促进脂肪消耗,重塑体型;促进糖类消耗利用,降
低血糖,促进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保护血管。因此,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规律运动,特别是饭后的散步或慢跑,在早餐、晚餐后锻炼半小时到三刻钟,把吃进去的糖类、脂肪等消耗掉一大部分,那么就不用担心血糖、血脂还会升高了。
医院看台
岳阳医院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肌梗死专家:邓中龙副主任医师(心内科)
近年来,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全球每年上百万的冠心病患者因心肌梗死突发而丧失生命。冬天是心肌梗死的高发季节,为了提高广大患者对该病的防治意识,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大柏树总院)心内科于今天下午2点在八号楼三楼多功能厅就本病及如何进行中西医结合有效防治,为广大患者开展一次义务讲座活动。
长征医院今年活体肾
移植可望达去年三倍专家:王立明主任(肾移植中心)
近日,长征医院举行了首届活体肾移植供受者讨论会,长征医院肾移植中心王立明主任透露,亲情挽救了更多亟待肾移植的病人,估计今年全国活体肾移植可望达上千例,高达去年的三倍。据长征医院的临床数字显示,2006年约医院有200人因肾功能衰竭需进行肾移植,但仅有11人得到了来自亲人的肾脏。“在我们与亲属进行沟通,患者可进行活体肾移植的家属中,约有70%%接受,表示愿意为亲人捐肾。”王立明主任说,“不过,手术前的谈话程序相对复杂。如果一开始接触,家属就明确表示不同意,医生绝不能勉强;而对有意捐献的亲属,随后要花两个周时间,与其个人以及整个家庭沟通,包括肾移植不影响供体生活等,以打消其个人与家庭的疑虑。”据了解,长征医院今年已协助19对亲体肾移植者成功申请到卫生部与上海
罗氏联合开展的亲体移植合作项目,并获得了术后相关药物。□整理唆啦
专家简历
刘芳副教授专家门诊时间:星期五上午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硕士导师。2001年6月-2003年10月主持上海市科委项目“高压氧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作用及机理研究”。2005年10月起负责上海市卫生局面上项目“汉族人暴发性糖尿病的临床特征研究”。临床擅长:糖尿病分型诊断、神经血管病变和
糖尿病足的诊治,垂体瘤及生长发育异常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