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并发症糖尿病症状神经痛>

吃粽有讲究 早晚宜少吃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8 14:44:05    

  贪食端午粽除了会“食滞”外,还会引发慢性病!医生提醒:每年端午节前后胃肠道病人会明显增加两成左右,市民小心乐极生悲。

老人小孩不宜多吃

“吃粽子也会引发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广州邮电医院内科主任林卓棠说,粽子中糯米粘度高,难以消化,容易使消化功能差的人肚腹闷胀,有的甚至一吃就“滞”。而甜粽由于含糖分较多,容易提升人体内血糖含量,故糖尿病者不宜吃用。老人、小孩不宜多吃,因粽子易致腹泻、便秘。

广州市一医院消化疾病专家李瑜元指出,粽子属于高热量、不易消化的食品,因此在食用时应注意量的控制。

以1只粽子为例,若包了猪肉、香菇、葡萄干、虾米、蛋黄、花生等馅,热量约为500~650千卡;人们常爱吃的肉粽,热量约200~250千卡。“高热量、难消化,当然会影响正常消化系统的工作,抵抗力稍差的人就会生病。”

早晚吃粽子易患胃病

端午节前后不少市民喜欢拿粽子当早餐吃,个别酷爱粽子的市民甚至放弃正餐,顿顿吃粽子。事实上,这种做法不仅会影响正常的消化,还会伤害你的胃部。

邮电医院林卓棠主任说:“食物消化从胃到肠至少需要停留6个小时。一大早就吃粽子,停留在胃里的时间则更长,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导致慢性胃病、胃溃疡的人发病。另外,临睡前绝对不能把粽子当夜宵,否则一晚留在肚子里不容易消化。

贴心提醒:

1,吃粽子时最好能同时喝茶水,帮助吞咽和消化,每次少吃一点,可选择迷你粽子;

2,许多人会因粽子吃得多而肠胃不适,主要是忽略了青菜、水果的摄取,造成纤维不足,因此吃粽时应该搭配凉拌青菜、水果沙拉;

3,粽子要充分加热,煮热变软后才能吃;

4,如有胃病的人吃粽子可选白米粽,别粘糖,不要吃得太甜;

5,有胆结石、胆囊炎和胰腺炎的病人,不要吃肉粽、蛋黄粽等脂肪、蛋白过高的粽子。时报记者蔡民通讯员黄晓蕴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