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并发症糖尿病症状神经痛>

你真需要减肥吗?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8 14:51:49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世界充满着
“不公”,几乎所有的美丽、时尚都
与苗条有关,尽管胖子的队伍在不断
地扩大,但精采的世界似乎更属于
“有型”者。奇怪的是,在我们的周
围,把“减肥”二字叫得最响的往往
不是真正的肥胖者,而是执着于骨感
体型的爱美人士。节食、吃药、疯狂
运动……当颧骨、锁骨凸现时,轻盈
的身体也变得弱不禁风。  在这里,我们探讨的是影响身体健康的肥胖,提倡的是一种的科学的、健康
的减肥方式。在健康的前提下追求美,才更具有生命力。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女孩子说自己很胖,需要减肥,但到底哪些人需要减肥
呢?从健康的角度来看,肥胖的判断标准是根据由它引起的相关疾病的发病危险
性来制定的。目前,肥胖症已被公认为一种疾病,成为人们关注的全球性健康问
题。据估计,我国北方35%以上的人群处于超重状态,全国肥胖患者已超过7000
万人。仅北京的学龄前儿童肥胖率就超过11.7%。

  所谓肥胖症,是指机体脂肪堆积过多和(或)分布异常,从而使体重增加。
如果是肌肉发达引起的体重增加,不属于肥胖。

  世界卫生组织(WHO)、亚洲和中国成年人体重指数分类见下表。

  BMI分类WHO标准亚洲标准中国参考标准相关疾病发病的危险性

  体重过低<18.5<18.5<18.5低(但,其它疾病危险性增加)

  正常范围18.5~24.918.5~22.918.5~23.9平均水平

  超重≥25≥23≥24

  肥胖前期25.0~29.923~24.924~26.9增加

  I度肥胖30.0~34.925~29.927~29.9中度增加

  II度肥胖35.0~39.9≥30≥30严重增加

  Ⅲ度肥胖≥40.0非常严重增加

  BMI: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m)2。

  如何测量腹型肥胖?

  腹部(主要是内脏)的脂肪过多堆积称作腹型肥胖(或内脏型肥胖)。脂肪
组织块的分布有性别差别,通常男性型脂肪主要分布在腰部以上(又称苹果
型),女性型脂肪主要分布在腰以下,如下腹部、臀、大腿(又称梨型)。

  腹型肥胖,与糖尿病高血压、脂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尿
酸血症等密切相关。在上表中,相关疾病发病的危险性是指未伴有腹型肥胖而
言。如果同时伴有腹型肥胖,即使体重无改变,也可显著升高相关疾病发病的危
险性。因此评价肥胖时需包括腰围的测量。

  测量腰围和臀围的方法如下,被测者穿单衣双手下垂站立,双脚分开25~
30cm,用皮尺测量髂前上嵴和第12肋下缘连线的中点水平线,即腰围;在耻骨联
合水平测量臀部最大周径,即臀围。

  腹型肥胖有两种方法评估,白种人评估方法是用腰围与臀围的比值作为标
准,腰围/臀围>1.0(男),0.85(女)为腹型肥胖;亚洲人建议标准是以腰围作为
判断标准,腰围>90cm(男),80cm(女)为腹型肥胖。

  为什么“喝水”也发胖

  饮食没有节制可以引起肥胖,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但是有些人说,我吃得
很少,可为何喝水也胖呢?尽管肥胖的产生从病因上来讲,是由遗传基因、环境
因素和行为方式共同作用引起的,但从病理机制来说仍然是食物热卡摄入量超过
其机体能量消耗引起的。机体能量消耗包括以下几方面,静息代谢消耗(占60%
~75%)、运动性热能消耗(占5%~40%)、食物性热能消耗(占10%~
15%)。静息代谢消耗指的是安静时维持生命所消耗的能量,生长发育期,静息
代谢率高,需要的能量高。食物性热能消耗指的是食物吸收、代谢、合成等消耗
的能量。从上面机体能量消耗的比率可以看到,运动性热能消耗的变化范围很
大,虽然某个人吃的很少,但是如果他运动很少,加上他本身静息代谢率低的
话,就很容易发生肥胖。

  治疗肥胖症首先是为了健康

  刚才提到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对人体危害甚大,它除了与糖尿病、高血
压、脂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尿酸血症等密切相关,还易引起脂
肪肝、胆石症、呼吸道疾病、变形性关节炎、妇女闭经、不孕、肿瘤等。所以治
疗肥胖症的目的主要是减少与肥胖相关疾病的发生。很多爱美女性进行局部去脂
治疗,比如吸去腹部皮下脂肪,或切除局部脂肪,这些治疗可以达到美容的效
果,但是对于肥胖症的内脏脂肪堆积并无减少作用,并没有达到医疗上要求的减
少相关疾病的危险性的目的。作者廖志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副教
授)

责任编辑:文婵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