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并发症糖尿病症状神经痛>

减肥动口不如动手脚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8 14:52:11    

  减肥是全球最持久,也最无远弗
届的“风潮”之一。许多爱美或认为
“瘦就是美”的女性,将减肥视为一
辈子的“长期抗战”,不管是否真的
需要,还是希望能再瘦一点,永无止
境地与“肥胖”战斗到底。

  为了满足“瘦身同志”的需求,
这些年来,市场上不断有各种各样的
减肥方法出现,为瘦身族掀起一波波的热潮。

体重指数

三分一新加坡人肥胖


  忙着减肥的人,其实并不一定真的需要减肥。那么,如何知道自己是否肥
胖?

  亚历山大医院内分泌科郑明火医生说,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测量“体重指
数”(BMI)。体重指数的计算方法是:


     体重(公斤)    
身高(公尺)×身高(公尺)


  指数在18.5至24.9为正常,25到29.9是超重,达到30就是肥胖。若超过40就
是“严重肥胖”。

  郑医生说,目前最新的评估和提议是,亚洲人若体重指数在23至24.9之间,
已属于超重;25以上则是肥胖。郑医生说,若以这个标准来看,新加坡有30.4%的
人口是肥胖的。

  肥胖不仅是美观问题。郑医生说,最重要是,它会影响健康,导致糖尿病
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痛风等多种慢性疾病。医学界近年来致力于鼓吹肥
胖人士减肥,目的是要降低罹患疾病的危险几率,以达到全民保健的目的。

减肥药

停服后体重可能回升


  由于希望自己瘦得越快越好,目前有不少人选择药物减肥。

  药剂师罗庆辉说,比较起运动、节食等减肥法,减肥药被认为是目前最快
速、有效的减肥方法,许多急于减肥的人,都喜欢服用减肥药,以达到立竿见影
的效果。

  郑医生则强调,千万不要把减肥药视为“圣药”,事实上,许多减肥药一旦
停止服用,体重仍可能回升。

  罗庆辉说,目前新加坡减肥药的消费层以20至30岁的年轻女性居多,占约
80%。有趣的是,这些减肥药的消费者,大多数并非真正肥胖,也并不需要减
肥。

了解减肥药物

按作用机理分三类

  服用减肥药一定要请教医生和专家,有些服用者,对减肥药的成分、作用机
理不甚了了,有些甚至未经医生处方就在网上购买,结果弄巧成拙。

  过去也有一些因误用减肥药而直接或间接造成致命的案例。目前市面上便有
一种减肥药,在药理作用、构造和安非他命相似,但它没有安非他命的成瘾状
况,它的副作用也和安非他命类似,轻者包括口干、失眠、焦虑、头痛、视力模
糊及意识混乱等;重者还会脑出血、心律不整等。

  为了保障用药安全,必须对所服用的药物有一定的了解。到目前为止,并没
有任何一种药物可达到百分之百的减重效果,或是百分之百没有副作用。

  郑医生说,减重药物按作用机理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

  令中枢神经产生抑制食欲作用。

  此种药物主要作用在中枢神经系统,当药物进入中枢,影响饱食中枢,抑制
食欲,减少饥饿感和食物的摄取,进而导致减轻体重和降低脂肪组织,是目前最
普遍的减肥药物。


  第二类:

  作用于肠胃道药物。

  这类药物作用于肠胃道,可以增加饱足感及减少食物之吸收,如医生通常会
建议肥胖的糖尿病人服用双瓜类口服降血糖药(metformin),它有助于糖尿病人减
肥、帮助血糖降低,但会产生腹痛、腹泻等副作用。


  第三类:

  为“热量消耗促进剂”。

  这类药物可以燃烧脂肪,并排出饮食中油份的30%。郑医生说,使用热量消
耗、燃烧脂肪的减肥药,并不会减去体内既有的脂肪,但饮食中吃进的油脂,约
有30%会排出,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

  问题是,服用这类减肥药后,可能会随时随地,包括在公共场所排出油脂,
而无法加以控制。还有,它只能在正常饮食下,抑制三分之一的油脂吸收。

  郑医生说,由于服用此种减肥药会随时排出油脂,一些服用者会在心理上会
产生警惕,无形中也会控制饮食。同时,服食这类药物时,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也可能受到影响,长期使用该药者应补充脂溶性维生素。

服减肥药 动口不如动手脚

  坊间可买到的“瘦身”产品林林总总,除了必须由医生处方才可购买的减肥
药外,还有许多无需医生处方的“减肥保健品”,包括减肥茶,以及各种标榜
“天然成分”,包含绿茶萃取物或天然草药的产品。

  本地“瘦身族”喜欢服食标榜“天然成分”的减肥保健品,药剂师罗庆辉认
为,主要原因是这类减肥保健品无需医生处方,而且一般人会觉得“天然成分”
的产品较为安全。

  亚历山大医院内分泌科郑明火医生指出,有些减肥茶的成分含有利尿剂或泻
药,会让服食者排出体内水分或是拉肚子,医学上并不鼓励。

  罗庆辉说,天然成分的减肥产品不像减肥药,不断有相关的临床试验及医学
报告,它们所含真正成分,也并不是一般消费者能够真正了解。许多减肥保健品
也含有咖啡因,咖啡因也有减肥效果,但有些产品的咖啡因含量相当高,对身体
不见得有益。

  罗庆辉说:“不论服用何种减肥产品,最重要的是不要为了立刻见效而滥
用,以免影响健康,危害生命。”


  服用药物非长远之计


  为了健康着想,医学界并不鼓励人们长期服用减肥药。郑明火医生说,减肥
药大多有副作用,不应长期服用。同时,单靠减肥药是无法完全而长远的解决肥
胖问题。

  郑明火医生说:“由于减肥药的成效较为快速,主要作为对需要减肥者的一
种鼓励,一旦他们的体重下降,医生就会建议病人停止服用,努力改变生活方
式,控制饮食保持均衡,加上适量运动,这是最有效、最健康的减肥方式。”

  郑明火医生说,根据医学调查显示,一般瘦的人都较为好动,肥胖的人相反
的都不爱动,因此,“少吃、多动”仍是减肥的不二法门!


瘦身问与答


 为何吃减肥药?


  49岁的陈爱丽,几年前开始吃减肥药,她说,自己是在“必要时”才在医生
处方下吃一个疗程。尤其是当赴宴的次数多了,吃了太多油腻的东西,她就会服
食减肥药。

  33岁的何利云看来不但不胖,甚至有点偏瘦,但她时不时以减肥茶等减肥保
健品减重。她说:“我希望瘦一点,但又没有把握会取得医生处方。”


 肥胖的原因


  肥胖主要原因:身体摄食的热量超过消耗的能量,以致多余的热量转换成脂
肪。但一些人发胖,是因为家族性、种族等原因,其他原因还包括患有内分泌及
代谢疾病如甲状腺、肾上腺等。

  95%的肥胖者是因摄取过多能量高的食物,又缺乏运动;少过5%是因为患有分
泌、代谢等疾病造成。所以若要开始减肥前,最好找家庭医师或专科医师作评
估。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