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并发症糖尿病症状神经痛>

紧急状态如同缉毒 美欧肥胖人群庞大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8 15:02:02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到处都是
胖子,而且超级胖子也很多。”这是
很多外国人踏上美国土地后的第一感
觉。据最新统计,美国是发达国家中
肥胖和超重人口最多的国家,2/3的成
人体重超标,1/3的成人患有肥胖症。
和美国一样,欧洲也遭遇到肥胖的困
扰。欧洲媒体在报道毒品、恐怖事件
时,总喜欢用“紧急状态”这个词,
而现在,这个词又用到了肥胖上。  肥胖者数量越来越多

  走在美国的大街小巷,不经意间就能碰上超级大胖子,体重至少都在100公斤
以上。记者在所居住的小镇就见过许多,有男胖子也有女胖子,有白人胖子也有
黑人胖子,有十几岁的小胖子也有六七十岁的老胖子。

  二三十年前,体重达到250磅(1磅等于0.4536公斤)的美国橄榄球运动员会被
认为是巨人,可是到了2005年,在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的花名册里,就有超过550
名运动员体重超过300磅。这种变化是美国胖子人数增多的一个缩影。

  美国麻省中央医院的厄波特医生和他的同事不久前发现,越来越多的病人因
为肥胖而不能挤进检查仪器里面,或者因为体内脂肪太厚以至于X光或超声波都无
法穿透。厄波特说:“图片很不清晰,感觉就像电视机屏幕出现了雪花一样模
糊。”他表示,如果制造商能制造体积更大的检查仪器,将有助于肥胖者接受检
查。但成本会大增,每台机器售价将高达几百万美元,只有那些大型的医疗机构
买得起这样昂贵的仪器。

  近年来,美国人的肥胖症出现了低龄化趋势。根据美国国家新闻网的数据,
将近1/5的美国儿童超重。很多小孩在3岁时体重就超过了40磅,以至于制造商不
得不重新调整那些标准的儿童汽车安全座椅来适应他们的体重。就连6个月以下的
婴儿也比20年前更容易发胖。过去25年间,肥胖儿童的人数翻了一番多。

  一位长期研究儿童肥胖的医生忧心忡忡地说:“我们可以将儿童肥胖泛滥比
作正向美国涌来的凶猛海啸,当你看见海岸线上水位上涨时,就来不及采取保护
措施了。”引人注意的是,那些来自肥胖率较低的国家和地区的外国移民在美国
定居10年之后,普遍出现了体重增加的现象。15年后,他们的肥胖率已经和土生
土长的美国人毫无差别了。专家认为,这是因为长期生活在美国的快餐文化中,
移民们最终也染上了“肥胖症”。

  放眼欧洲街头,记者常常会看到很多大腹便便的欧洲人被自己的体重累得气
喘吁吁,因为一身赘肉无法走路而不得不坐上轮椅的人也并不罕见。一位到英国
旅游过的中国人开玩笑地对记者说:“很多人下雨天不带雨伞,雨水也淋不到
脚,因为他们的肚子实在太大了。”根据欧盟成员国提供的数据,目前欧洲有超
过4000万人过胖,每年肥胖儿童的增加数量为40万人。

  欧洲肥胖研究协会主席柯普曼对《环球时报》记者说,肥胖症已经成为一种
流行性疾病,欧洲正在为肥胖的种种并发症付出昂贵的健康代价和经济损失,甚
至连军队都招收不到体重合格的军人。国际社会福利协会总干事科雷尔也指出,
若欧洲各国坐视不理,到2020年,欧洲人过胖问题可能演变为严重的劳工短缺问
题。

  每年因肥胖多花千亿美元

  怎样才算肥胖?在普通老百姓的眼里,胖是一种视觉概念。实际上,肥胖有
一个科学的标准,一个人是否肥胖可以用“BMI”(个人体重健康指数)来衡量。有
一个很简单的计算方式可以算出每个人的“BMI”,即用自己的体重(公斤)除以自
己身高(米)的平方。30—34.9为一级肥胖,35—39.9为二级肥胖,大于40为三级
肥胖,也就是重度肥胖。

  到目前为止,科学界还没有研究出导致肥胖的真正原因。不过,人们普遍认
为,西方国家的胖子数量之所以这么多和他们的饮食文化是分不开的。记者对此
也有很深的体会。记者在纽约实习期间,同屋居住的一个美国小伙竟然整整吃了
一个月的比萨饼。在美国的学校、商店、公共场所到处可见可乐饮料和零食自动
售货机,使得美国人在看电视、看电影、看球赛以及在其他的闲暇时间里吃零
食、喝可乐和加糖饮料变得越来越方便。

  缺少运动可能也是西方人发福的一个重要原因。富裕的生活和高科技的发
展,让越来越多的人沉浸在电视机或者电脑、游戏机前。此外,专家们还把矛头
指向了食品广告对孩子们的诱惑,这些食品广告弱化可能导致肥胖的后果,用各
种煽动性的画面和广告词来吸引孩子们。而这些食品往往都是垃圾食品。心理学
教授詹姆斯·萨里斯指出:“我们在很多方面建造了一个不健康的社会”。

  今年37岁的布鲁纳是得克萨斯州的一名中学老师。他告诉《环球时报》记
者,自己现在已经接近100公斤了,对于身高仅171厘米的布鲁纳,这个体重显然
是有点过了。布鲁纳很担心自己的体重会继续增加下去。肥胖已经让他患上了高
血压。目前,布鲁纳正在接受一家减肥中心的治疗。“胖子的生活总会有很多不
方便。”布鲁纳说。

  在美国,记者接触到的胖子大多对自己的体重很不满意。伴随肥胖而来的是
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关节炎等疾病。严重肥胖者患糖尿病的几率是正常人
的7倍,患高血压病的几率是常人的6倍,胆固醇高和视力退化的可能性也比普通
人高出一到两倍。

  肥胖还和许多恶性疾病,如肾病和癌症等有关系。最近的研究也发现那些患
有子宫颈癌的肥胖妇女的癌症复发的时间和存活时间都要比体重正常的妇女来得
短。肥胖症的加剧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每年大约有30万美国人死于与肥胖有关的
疾病。

  美国人日渐增长的腰围也给美国的医疗保健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前不久
刚刚公布的一个数据显示,美国人每年用于治疗肥胖症及相关疾病的费用高达907
亿美元。与常人相比,每名肥胖症患者在用药和治疗方面每年平均多花费1034美
元,对于超重但尚未构成肥胖的人来说,这个数字为273美元。

  另一项研究还发现,由于体重不断增加,美国人现在每年所耗掉的汽油比
1960年时多出将近10亿加仑(38亿公升)。如果以最近的每加仑汽油售价是2.2美元
来计算,就意味着美国人每年在汽油上多花了22亿美元。

  欧美社会对肥胖者越来越宽容

  今年42岁、体重165公斤的西门子公司程序员伊丽莎白在接受《环球时报》记
者采访时显得非常自信。她穿着特制的超大号牛仔裤,上面是一件紧身体恤。她
说,自己虽然胖了点,但并不是残疾人,“胖,是一个人的体形特点罢了”。她
边说,边随手拿了一块巧克力放到嘴里。记者观察到,在欧洲国家的政府各部门
中,胖子随处可见。在欧洲各地机场候机室,记者也经常看到大胖子们可以像伤
残人那样坐在轮椅上,在登机时享受优先待遇,不必像普通人那样排长队。

  欧洲各地还出现了不少“胖子协会”。它们的口号是:胖子无罪,胖子不能
因为胖而受到社会的歧视。今年初,一家德国健身俱乐部炒掉了一名女健身教
练,理由是她较胖的身材不能体现该俱乐部“苗条、健康”的形象。在众多胖子
的支持下,这位健身教练愤而起诉,声称她虽然较胖,但身体健康、身材匀称,
丝毫不影响她的教练工作,俱乐部此举是对她的歧视。最后,俱乐部不得不公开
道歉并宣布重新录用她。

  德国一个脱口秀节目还专门开设了胖子专题,几个超体重的女性不仅随着音
乐欢快地跳起了肚皮舞,而且极力向观众展示自己的特级体重,并嘲笑那些人们
认为苗条的女孩,认为她们没肌肉,尽是皮包骨头,根本算不上美。

  在美国,每当人们看到有胖子在等公共汽车,都会主动帮他登车,并让出座
位。而在工作中,胖人也不会因为肥胖问题而得不到提升,如果胖子因为肥胖而
被解雇,他们完全有理由向法院状告老板的歧视行为。

  最近,美国一个市场研究机构的一项调查发现,在20年的时间里,美国人认
为肥胖人士不吸引人的比例从原先的55%下降到24%。康乃尔大学人类生态学院的
副教授约翰·考雷认为这个结果并不令人吃惊,人们对体重的态度不停地变化。
“当越来越多的人超重时,这种变化是非常有意义的。”美国接纳肥胖促进会更
是以胖为美,宣扬尊重胖人,并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为胖人服务。

  欧美社会对肥胖的宽容在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肥胖人数的增加。“小胖墩
儿”、“小胖子”、,这些中国人称呼胖小孩的“昵称”,在欧洲官方文件中被明
令禁止,媒体、父母和医生也避免在体重超常的未成年人面前提到这些词语。

  一位医生告诉记者,为避免伤及自尊心,医生采用“迂回战术”,尽量避免
使用“肥胖”、“超重”等词语,而是委婉地提醒他们“有超重危险”。这种提
法不会让病人感到绝望,病人会觉得“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当然也有不怕冒
天下之大不韪的。最近,位于德国诺尔顿市的一家三星级旅馆实行了新的收费标
准:对于体重超过100公斤的胖子来说,住宿一晚要多花费将近35英镑。

  不过,即便这样,欧美国家的肥胖人群整体还是向往减肥的。政府部门更是
把“减肥”看作是国家大事。为了帮助肥胖人士减肥,美国政府规定,如果纳税
人为了医疗目的接受减肥,就可以享受减税。在阿肯色州,州政府要求当地学校
定期对学生进行身体脂肪含量检测,并将体检结果及时通知学生家长。

  英国首相布莱尔等国家领导人也带头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上下楼时不乘电
梯,更频繁地上健身房,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等。各国还为肥胖者提供减肥
津贴,由政府承担85%费用。据悉,在今年年底前,欧盟将通过一项关于节食和运
动的新战略,并将此方案交由公众讨论,以争取在2006年底形成最终计划。

  “肥胖产业”日益兴盛

  许多公司都看到了“肥胖产业”的巨大潜力。在欧美的许多国家,胖子们可
以买到他们生活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例如超大服装和衣架,超大号雨伞,超大超
宽的床,汽车厂商也按肥胖人士的需要安装超长超宽的汽车安全带,医院里也有
专为肥胖患者设计的轮椅、超宽的绑带和血压仪等。甚至还有公司专门为肥胖人
士生产超大号的棺材。

  随着胖墩压垮马桶的现象日益增多,生产商也将马桶承重标准提高到148.5公
斤;大众、福特等汽车公司纷纷将其轿车的座位拓宽。

  肥胖人数增多,减肥产业是最大受益者。在欧美的电视或者报纸杂志上,减
肥广告比比皆是。据统计,仅美国减肥产品的年销售额就在5000亿美元。英国
《观察家》报前不久报道一个靠减肥产业发财的美国小镇——位于北卡罗来纳州
的达拉谟镇。由于近年来致力于发展减肥诊所,这个曾经没落的烟草业小镇重现
生机。尽管这里的瘦身中心每月收费高达7000美元,但高额的治疗费还是无法阻
止减肥者蜂拥而至,甚至有人为缴费而借钱或卖车也心甘情愿。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