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治疗的方法
1.胰岛素补充治疗:即口服降血
糖药物基础上,加睡前一次中效胰岛
素治疗。基础状态下,肝脏葡萄糖输
出过多,为引起空腹血糖过高的主要
原因,胰岛素对此情况纠正作用比较
敏感。
睡前补充胰岛素具有以下有利作用:补充原来口服降血糖作用时间的不足,抑制肝葡萄糖过度生成,降低脂肪分
解,对抗夜间及黎明分泌的升高血糖的激素的作用,使空腹血糖下降,进一步引
起餐后血糖下降:糖化血红蛋白随之下降,外源性胰岛素用量小,相对较少导致
体重增加和高胰岛素血症,发生严重
低血糖的机会不多,随着超长效胰岛素甘精
应用于临床,口服药物基础上加用甘精胰岛素越来越多。
胰岛素的计算及调整方法
中效胰岛素用量的估计
根据空腹血糖水平
体重除以10
肥胖者10~15单位,不肥胖者5~10单位
胰岛素剂量的调整
开始给与小剂量可用4-6单位
根据空腹血糖调整,测定每天早餐前血糖
每2-3天调整一次,直到空腹血糖达到目标值水平
如空腹糖>7.8mmol/l,加量2~3单位,如果空腹血糖连续两天<5.5mmol/l,减
量2~4单位
口服药物的调整
继续应用原来的口服降血糖药物
如果白天血糖仍偏高,将口服药物加至最大允许剂量
如果白天血糖过低,将口服药物减量
可以先用一类或联合口服药物治疗(磺脲类,双胍类加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
敏剂)
如果联合疗法效果较差,需每天加用一次胰岛素治疗。
2.胰岛素替代治疗:当胰岛功能级差或口服降血糖药物治疗无效或有禁忌证
时,需胰岛素替代治疗。
(1)替代治疗的原则:外源性胰岛素剂量接近胜利剂量时改称替代,先行口
服降血糖药物,胰岛素替代后,日剂量需求大,再联合口服药物治疗(如双胍
类、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
(2)替代治疗的方法及方案的选择:
两次注射/日
两次预混或自己混合R 中长效简单,减少午餐前注射的不便利
优点:简单,减少午餐前注射的不便利
缺点:
1)早餐后2h血糖满意时-11Am左右低血糖。克服方法:10Am左右小量加餐。
2)午饭后血糖很难控制一午餐前加餐量较难控制量,午餐后血糖升高,NPH不能
覆盖。克服方法:午餐时口服药。—糖苷酶抑制剂或二甲双胍。
3)晚餐前易出现低血糖一活动或晚餐进餐晚
4)晚餐前中NPH过量,导致前半夜低血糖,NPH不是-FPG控制不满意
两次注射
早餐前2/3日剂量左右,30R多用:70%,NPH覆盖白天,晚餐前1/3日剂量左右30R
或50R(注意NPH量)
适应症:1型DM-尚存部分内生胰岛功能2型DM,自我监测及知识性好患者。
禁忌症:内生胰岛功能差的DM。
三次注射
三餐前分别R,R,R NPH
此方法接近生理状态,缺点:量大时,12Am-3Am低血糖。NPH晚餐前口,量小
时,FBG控制不好。
四次注射
三餐前R、R、R,NPH睡前
目前临床上常使用的方案,符合大部分替代治疗。不足:基础胰岛素缺乏者
(NPHl4-16H)
五次注射
三餐前R、R、R,8Am左右NPH,睡前皮下注射NPH,两次NPH占30—50%日剂量,三
次R占其余部分
皮下注射给药方式中最符合生理模式的给药方式。
胰岛素泵治疗:为
糖尿病强化治疗方法之一。(1)主要适应症 1型DM;妊
娠DM;2型DM-简单的胰岛素治疗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时,可强化治疗。(2)胰岛素
泵的种类:闭环式胰岛素泵:装置非常复杂,由三部分组成:①血糖感受器,能
连续自动测定血糖浓度并将测定结果转变为电脉冲信号;②电子计算机,能将血
田感受器传输来的电脉冲信号加以处理,并计算出胰岛素的输入剂量向装有胰岛
素的注射泵发出“指令性”电脉冲信号,可调整注射泵输出的时间和速度;③胰
岛素注射泵,能按电子计算机的“指令”输出胰岛素。此仪器体积大,不便携
带,仅作为床边使用,主要用于糖尿病急症处理,血糖波动而难于控制的糖尿病
患者及临床研究。
开环胰岛素泵:只有一个胰岛素输入泵,而没有血糖检测仪及电子计算机,
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可随身携带,甚至埋人皮下,动力靠电池提供。不能自动
测定血糖并调节胰岛素剂量,需要医师事先决定好基础胰岛素的需要量,持续缓
慢的输人体内。在餐前或运动后需要改动胰岛素剂量时,需按事先设定好的程序
程序进行,或患者自行调节。为目前临床所常用。
6.手术过程中的胰岛素使用问题:
(1)手术不大,术后可以正常进食的病人,手术日可以维持术前治疗不变,
只要密切监测血糖、尿糖和尿酮体。
(2)需要在为手术期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应该在术前2-3天调整为胰岛素治
疗,如需用葡萄糖,则按照3~6:1的方式给与葡萄糖和胰岛素。
(3)麻醉和手术本身可以使血糖升高,可能需要增加胰岛素用量,血糖控制
在150~200mg/dl左右,尿糖在(-)或( )尿酮体(-),术后根据恢复的情况
和进食情况逐步恢复到术前治疗方式。
(4)对于围手术及手术期特别是禁食、静脉营养患者适合应用胰岛素泵。
7.其它给药途径
(1)吸人胰岛素:吸收胰岛素有短效、长效2种,靠呼吸作用使胰岛素释
放,通过血液循环发挥生物效应,比皮下注射吸收迅速,可有效控制血糖。胰岛
素粉剂室温下稳定,临床观察表明对肺功能无影响。
(2)口服胰岛素:吸收迅速,使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血糖C肽显著下降。
口服胰岛素70U与皮下注射胰岛素8U对控制餐后血糖效果无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