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并发症糖尿病症状神经痛>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指南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8 15:03:10    

 运动强度

  极大强度运动:最大耗氧量
100%。非常吃力,不能坚持到运动结
束。

  大强度运动:最大耗氧量80%。相
当吃力,但能坚持到运动结束。

  中等强度运动:最大耗氧量40%~60%。有适度出汗,肌肉有略微酸胀的感觉。这是一个对治疗有效的运动量,应该
逐渐达到这个目标。

  低强度运动:最大耗氧量20%。运动后无汗,脉搏也无明显变化,人有较轻松
的感觉。

  请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方式,种类包括:快走、慢跑、跳绳、跳舞、游
泳、骑车、登山,以及各种球类运动;也可进行家务劳动、步行购物、做广播
操、打太极拳等活动量较轻的运动。

  用运动时的脉率来判断运动量:即运动是脉率(次/分)=170-年龄

  运动项目选择

  以下每种运动在所列出的相应时间内锻炼,平均消耗约80千卡热能。随着运
动时间的延长,所消耗的热能会逐渐增加。

  最低强度运动(约30分钟):散步、做家务、打太极拳、开车购物。

  低强度运动(约20分钟):跳交谊舞、下楼梯运动、平地骑车、打桌球。

  中等强度运动(约锻炼10分钟):平地慢跑、溜冰、做广播操、上楼梯运动、
划船、打羽毛球。

  高强度运动(约锻炼5分钟):跳绳、游泳、举重、打篮球。

  运动时间

  选择运动的时间:应从吃第一口饭算起的饭后1小时开始运动。因为此时血糖
较高,运动时不易发生低血糖。每次运动时间:约60分钟,包括运动前准备活动
时间及运动后的恢复整理时间。其中达到运动强度后,应坚持运动30分钟。一天
中较适宜运动的时间一般在早晨或下班后进行,不宜在饱餐后或饥饿时运动。

  运动频率

  每星期运动3~5次较为适宜,可根据每次运动量的大小而定。如果运动量较
大,间歇宜稍长。但运动间歇超过3~4天,则运动锻炼的效果及蓄积作用将减
少,难以产生疗效,因此运动锻炼不应间断。如果运动量较小,且身体条件较
好,运动后又不疲劳,可坚持每天运动1~2次

  运动环境和天气

  自然环境是影响锻炼效果的重要因素,宜在公园、林间、草地、田野等空气
新鲜和环境清静处进行。早晨锻炼应避开雾天。冬天的早晨常常有雾,雾天废气
不宜消散,雾天中除了会使空气中苯、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升高
外,还含有较多微生物。人体若大量吸入会影响健康。

  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

  病情控制稳定的2型糖尿病

  体重超重的2型糖尿病。

  稳定的1型糖尿病。

  稳定期的妊娠糖尿病。

  禁忌症:

  合并各种急性感染。

  伴有各种性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且活动后加重。

  严重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大于20~200mg/min,只能从事中低强度运
动。

  严重糖尿病足

  严重的眼底病变。活动性或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病人,若进行大强度运动,
有可能发生玻璃体出血或牵扯性视网膜脱离。

  新近发生的血栓。

  有明显酮症或酮症酸中毒

  血糖控制不佳,即>14mmol/l。

  坚持运动的方法

  设定短期目标:如前两个星期每天步行10分钟,当达到这一目标后,可以再
确定一个新目标。

  变换运动形式:把各种运动形式做一个搭配,以提高自身的兴趣。

  记运动日记:不断提醒自己建立自信心,运动前后检测血糖,了解运动的效
果,以便及时调整运动量。

  定期到医院随访。

  小窍门:

  早晨起来可以边听新闻边蹬健身车;骑自行车上班或步行前往,放弃坐车或
骑助力车;也可从公交车上早下来一站,步行其余的路程;不要总坐着,经常站
着或走动;多爬楼梯,不要总乘电梯,午饭后出去散步;在家操持家务时,各种
姿势的家务交叉着做,注意劳逸结合;少看电视,找一种可以与家人或朋友共享
的运动方式。

  注意事项

  运动前:全面体检排除潜在的疾病或损伤,了解有无慢性并发症,除外危险
因素,以确保运动安全。检查内容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心电图或
运动试验、眼底、尿常规或微量白蛋白尿、足部和关节以及神经系统等。病人与
医生或专职糖尿病教育者,讨论其身体状况是否适合做运动,并确定运动方式和
运动量。应选择合脚舒适的运动鞋和袜,要注意鞋的密闭性和透气性。运动场地
要平整、安全、空气新鲜。

  运动时:运动过程中注意心率变化。若出现乏力、头晕、心慌、胸闷、憋
气、出虚汗及其他不适时,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运动
中可少量饮一些白水,以补充氧的消耗。运动结束时,再做10分钟左右的恢复整
理活动,而不要突然停止运动。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