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强度
极大强度运动:最大耗氧量
100%。非常吃力,不能坚持到运动结
束。
大强度运动:最大耗氧量80%。相
当吃力,但能坚持到运动结束。
中等强度运动:最大耗氧量40%~60%。有适度出汗,肌肉有略微酸胀的感觉。这是一个对治疗有效的运动量,应该
逐渐达到这个目标。
低强度运动:最大耗氧量20%。运动后无汗,脉搏也无明显变化,人有较轻松
的感觉。
请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方式,种类包括:快走、慢跑、跳绳、跳舞、游
泳、骑车、登山,以及各种球类运动;也可进行家务劳动、步行购物、做广播
操、打太极拳等活动量较轻的运动。
用运动时的脉率来判断运动量:即运动是脉率(次/分)=170-年龄
运动项目选择
以下每种运动在所列出的相应时间内锻炼,平均消耗约80千卡热能。随着运
动时间的延长,所消耗的热能会逐渐增加。
最低强度运动(约30分钟):散步、做家务、打太极拳、开车购物。
低强度运动(约20分钟):跳交谊舞、下楼梯运动、平地骑车、打桌球。
中等强度运动(约锻炼10分钟):平地慢跑、溜冰、做广播操、上楼梯运动、
划船、打羽毛球。
高强度运动(约锻炼5分钟):跳绳、游泳、举重、打篮球。
运动时间
选择运动的时间:应从吃第一口饭算起的饭后1小时开始运动。因为此时血糖
较高,运动时不易发生
低血糖。每次运动时间:约60分钟,包括运动前准备活动
时间及运动后的恢复整理时间。其中达到运动强度后,应坚持运动30分钟。一天
中较适宜运动的时间一般在早晨或下班后进行,不宜在饱餐后或饥饿时运动。
运动频率
每星期运动3~5次较为适宜,可根据每次运动量的大小而定。如果运动量较
大,间歇宜稍长。但运动间歇超过3~4天,则运动锻炼的效果及蓄积作用将减
少,难以产生疗效,因此运动锻炼不应间断。如果运动量较小,且身体条件较
好,运动后又不疲劳,可坚持每天运动1~2次
运动环境和天气
自然环境是影响锻炼效果的重要因素,宜在公园、林间、草地、田野等空气
新鲜和环境清静处进行。早晨锻炼应避开雾天。冬天的早晨常常有雾,雾天废气
不宜消散,雾天中除了会使空气中苯、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升高
外,还含有较多微生物。人体若大量吸入会影响健康。
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
病情控制稳定的2型
糖尿病。
体重超重的2型糖尿病。
稳定的1型糖尿病。
稳定期的妊娠糖尿病。
禁忌症:
合并各种急性感染。
伴有各种性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且活动后加重。
严重
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大于20~200mg/min,只能从事中低强度运
动。
严重
糖尿病足。
严重的眼底病变。活动性或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病人,若进行大强度运动,
有可能发生玻璃体出血或牵扯性视网膜脱离。
新近发生的血栓。
有明显酮症或
酮症酸中毒。
血糖控制不佳,即>14mmol/l。
坚持运动的方法
设定短期目标:如前两个星期每天步行10分钟,当达到这一目标后,可以再
确定一个新目标。
变换运动形式:把各种运动形式做一个搭配,以提高自身的兴趣。
记运动日记:不断提醒自己建立自信心,运动前后检测血糖,了解运动的效
果,以便及时调整运动量。
定期到医院随访。
小窍门:
早晨起来可以边听新闻边蹬健身车;骑自行车上班或步行前往,放弃坐车或
骑助力车;也可从公交车上早下来一站,步行其余的路程;不要总坐着,经常站
着或走动;多爬楼梯,不要总乘电梯,午饭后出去散步;在家操持家务时,各种
姿势的家务交叉着做,注意劳逸结合;少看电视,找一种可以与家人或朋友共享
的运动方式。
注意事项
运动前:全面体检排除潜在的疾病或损伤,了解有无慢性并发症,除外危险
因素,以确保运动安全。检查内容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压、心电图或
运动试验、眼底、尿常规或微量白蛋白尿、足部和关节以及神经系统等。病人与
医生或专职糖尿病教育者,讨论其身体状况是否适合做运动,并确定运动方式和
运动量。应选择合脚舒适的运动鞋和袜,要注意鞋的密闭性和透气性。运动场地
要平整、安全、空气新鲜。
运动时:运动过程中注意心率变化。若出现乏力、头晕、心慌、胸闷、憋
气、出虚汗及其他不适时,立即停止运动,原地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运动
中可少量饮一些白水,以补充氧的消耗。运动结束时,再做10分钟左右的恢复整
理活动,而不要突然停止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