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血脂药物的选择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8 16:00:05    

   

血脂紊乱是糖尿病伴发的重要代谢异常,其发病率日益增高,并会加重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胰腺炎等疾病的病情。
  归纳起来,目前临床上的调脂药物分六大类:
  1.胆酸螯合剂:仅适用于单纯高胆固醇血症,或与其他降脂药物合用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
  2.烟酸及其衍生物:属B组维生素,当用量超过作为维生素作用的剂量时,可有明显的降脂作用。其降甘油三酯的作用明显强于其降胆固醇的作用。烟酸既降低胆固醇又降低甘油三酯,同时还具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该类药物的适用范围较广,可用于除纯合子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及1型高脂蛋白血症以外的任何类型的高脂血症。
  3.他汀类——三羟基三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这类药物是细胞内胆固醇合成限速酶即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调脂药。由于这类药物的英文名称均含有“statin”,故常简称为他汀类。
  自1987年第一个他汀药物即洛伐他汀(10vastatin)被批准用于治疗高脂血症以来,现已有6种他汀类药物可供临床选用。经过10余年的临床实践证实,这类药物具有明确的降脂作用,尤其是降低血浆胆固醇的作用显著,而副作用很少见。许多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还证实,这类药物能显著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总死亡率,并在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
  他汀类降脂作用的机制目前认为是由于该类药物能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早期阶段的限速酶即HMG-CoA还原酶,造成细胞内游离胆固醇减少,继而反馈性上调细胞表面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因而使细胞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数目增多及活性增强.加速了循环血液中极低密度脂蛋白残粒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清除。此外,该类药物还可抑制肝内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这类药物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作用较为明显,同时也降低甘油三酯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所以,该类药物主要适应证为高胆固醇血症,对轻、中度高甘油三酯血症也有一定的疗效。
  4.贝特类——苯氧芳酸类:主要适应证为高甘油三酯血症或以甘油三酯生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
  5.鱼油制剂:仅有轻度降低甘油三酯和升高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对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无影响。主要适用于轻度高甘油三酯血症。
  6.其他调脂药:包括弹性酶、普罗布考、泛硫乙胺(pantethine)等。这些药物的调脂作用机制均不明确。
  对于需要降低血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患者,首选他汀类药物。服用期间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应用药物是临床上治疗血脂紊乱的重要方法。除此之外,患者在生活应上注意调节饮食和运动,戒除烟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