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钓鱼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8 16:29:27    

   垂钓是一项充满情趣而又陶冶身心的户外运动,在大自然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时而站起提竿,时而坐下等鱼,时而遛鱼,时而捞鱼,有助于全身运动。另外,钓鱼能兴奋大脑皮层,激活人体的神经分泌系统,增加胰岛素的分泌而降低血糖。因此,很多糖尿病患者把钓鱼作为自己的健身、娱乐。
  
  钓鱼行装
  
  野外钓鱼出发时间较早,一般会钓到中午,温差很大。加之夏天天气易变,因此应适量调整衣服。可以多穿一两件,每件不要太厚。随着气温变化增减,保持适度。衣服的口袋要多而深。钓鱼的小鱼具,必要的药物,眼镜等等常需带在身上,便于随时取用。因此上衣口袋最好多一些,深一些,以免不慎掉出。另外,野外蚊虫较多,宜穿长衣长裤。同时备好太阳伞,太阳帽。
  备好午餐、饮用水和药物。夏季炎热,人体消耗大,需要饮水补充,午餐一定要及时吃,饭前应把手洗净。糖尿病患者一定要带好药物,并按时服药。
  
  地点选择
  
  糖尿病患者最好不要去很远的地方,而要选择较近的地方垂钓。钓鱼的次数和每次钓鱼的时间要合理安排。不要过于疲劳,应做到劳逸结合,以享垂钓之乐。反之,则得不偿失。同时要选好站脚点,钓鱼站脚点的岸头以低为宜。如岸头过高,站立容易疲乏,也使钓起的鱼起水上岸较麻烦。另外,应在平坦处钓鱼,以防意外。
  
  适合的钓具
  
  要选用适合老年人的钓具。老年人用的手竿,一般宜轻、短,鱼竿轻使用时提竿不费力,时间长了也不觉太累;鱼竿短离岸近,可以看清楚漂头的反应,及时扬竿获鱼。漂头宜大,如使用“七星漂”,可选毛梗粗大一些的,如使用立漂也应选择漂头大一些的,漂头的上方应为红色,并露出水面6~8厘米。这样,可以看清楚浮漂的反应,及时扬竿得鱼。老年人也可以选用带响铃的海竿或甩长线进行垂钓。这样只要把钓钩抛出去就完成了,看见走线,就可扬竿得鱼。
  
  垂钓六注意
  
  以休闲为主:老年人钓鱼追求的是快乐心情,感受的是钓鱼的过程。应有“渔翁之意不在鱼”的心态。
  垂钓时需闭目养神:糖尿病患者多数视力不太好,加上钓鱼又比较费眼力,要全神贯注,两眼盯着漂头的反应,这样时间久了会出现头晕眼花的现象。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钓鱼时要随时闭上眼睛,稍加休息。这样,既可避免头晕眼花的现象,又可以起到闭目养神的作用。
  抑制情绪:钓鱼前不要太兴奋、太疲劳,要保证睡眠。钓鱼中遇到大鱼,一定不要紧张,更不要勉强操作,要招呼同伴相助。即使跑了鱼,也不能过于沮丧。
  做好钓鱼的保健活动:钓鱼中,长时间站或坐,都会给身体某个部位带来疲劳。因此,钓鱼中间,应经常做一些辅助保健活动,如走走步,活动一下腰身,按摩一下眼睛,连续几次下蹲等等。
  防雨防雷:要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如果遇到阴雨天,要带好防雨工具;如果有闪电雷鸣,一定要把鱼竿收好,免得被雷电击伤。
  合并有心脏病、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一般不宜钓鱼。如病情较轻,仍可适当参加钓鱼活动,但要做到结伴而行,同去同回,便于互相照顾。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