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并发症糖尿病症状溃疡>

亚洲年龄相关性眼病流行病学调查概览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9 09:20:06    

 

【摘要】 近年来,在亚洲进行的多项群体调查为年龄相关眼病的流行病学情况提供了新的信息。亚洲人群屈光不正和青光眼的流行病学特征已经比较明确,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重要致盲原因的研究尚有欠缺。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在亚洲开展的年龄相关性眼病流行病学研究及结果进行综述。

【关键词】 流行病学低视力盲白内障青光眼近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0引言

亚洲是五大洲之首,人口超过世界人口的一半。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亚洲盲人达到两千万[1]。关于西方人群视力低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主要病因已经有详细结论,但直到现在,对亚洲人群尚缺乏此类信息。

然而,过去的10a中,在亚洲,如台湾、北京、新加坡、印度、印度尼西亚等,也进行了多项关于低视力和年龄相关眼病的调查,这些调查的结果填补了相关信息的空白,同时也揭示了亚洲人群眼病的一些重要特征。如中国人近视率和闭角型青光眼发生率高于白色人种这一结论有了更精确的理论依据[2,3]。即使在同一个国家,也存在着明显的人种差异。比如在新加坡,中国人近视[3]、急性闭角性青光眼[4,5]和视网膜脱离[6]发生率要高于印度人和马来西亚人。了解了这些种族差异,有望为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和预防治疗探索提供大力的帮助。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在亚洲进行的年龄相关性眼病流行病学调查情况进行总结。

1盲与低视力

在亚洲对盲目率的调查已经进行了多项研究。对于盲目的标准,大多数研究采用的是WHO标准,即好眼视力低于3/60,而另外一些研究则采用的是美国标准(好眼视力低于3/60)。多数研究并没有限定视野标准。即使将采用标准不同、研究人群组成不同、抽样方法不同等因素考虑进去,各研究所得结论也是大相径庭。根据WHO标准,新加坡[7]、马来西亚[8]和台湾[9]盲目率分别为0.5%、0.3%和0.6%,与美国(0.5%)[10]相当,但低于蒙古(1.5%)[11]、孟加拉国(1.5%)[12]、印度尼西亚农村(2.2%)[13]和印度(4.3%)[14]。

在亚洲,致盲的两个最主要原因是白内障和屈光不正。与此不同,西方白色人种的致盲原因首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AMD,>50%),而黑色人种则是白内障和青光眼[10]。但是,青光眼是新加坡和蒙古的首位致盲原因[7,11],而包括AMD和近视性黄斑变性在内的视网膜疾病是台湾人的主要致盲因素[9]。

低视力患病率约为盲目的2~10倍。未矫正的屈光不正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印度Aravind进行的一项调查研究发现,低视力群体中,屈光矫正后,70%以上的人视力至少提高1行,而30%以上的人视力提高3行,由此说明未矫正屈光不正是低视力的主要原因[14]。在TanjongPagar调查中,将好眼最佳矫正视力提高至少2行者定义为未矫正的屈光不正,结果有17.3%的新加坡籍中国人被划入此范围[15]。一些证据表明,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盲目发生率会相应下降。在马来西亚同一个村庄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1984年该处人群盲目率为1.7%[16],10a后则降至0.7%[17]。1998年在马来西亚进行的另外一项调查显示,盲目率仅为0.3%[8]。

2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与低视力和盲目调查结果相似,对白内障流行病学的各项调查结果也不一。使用晶状体混浊分级法III(LensOpacityClassificationIII,LOCSIII),TanjingPagar调查发现,在新加坡,40岁或40岁以上新加坡籍中国人白内障患病率为35%[18],该结果与在美国威斯康星进行的BeaverDam研究相似[19]。Sasaki等采用皮质性白内障同一判断标准,对冰岛(雷克雅末)、澳大利亚(墨尔本)和新加坡3个国家白内障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新加坡白内障患病率要高于其他两个国家[20]。该结果提示,白内障的高发病率可能与所处纬度较低,日照时间较长有关。而在新加坡翳状胬肉的高发病率,也从另一方面支持了这种观点[21]。数项研究证实,白内障有一定的高危因素,包括:女性、社会经济条件差、糖尿病、吸烟和低体重指数等。其中的许多危险因素与西方人群一致,说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可能具有共同的发病机制。

3近视

与西方国家相比,新加坡、台湾和香港青少年近视发病率较高,这已经是一个比较明确的结论。但对亚洲的成人来讲,结果更为复杂。TanjongPagar调查研究显示,对于年龄≥40岁的人,其近视患病率是同年龄白色人种的两倍[22]。但最近在台湾、北京、印度、孟加拉国和蒙古进行的调查发现,亚洲成人近视患病率并不比白种人高。新加坡近视患病率要高于其他亚洲国家,其中原因尚不清楚,但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近视在新加坡的“流行”这个概念并不适用于整个亚洲。尽管对亚洲人群的各项近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不一,但大部分研究均表现出一个明显的趋势,即随年龄的增加,近视患病率逐渐下降。TanjongPagar调查结果认为,年轻人因为具有更长的眼轴,才使近视率高于年长人群[23]。但对蒙古农村人群进行的调查结果却与此不同,不仅近视率较低,而且年轻和年长者间眼轴长度并无差别[24]。与总的近视患病率相比,更为重要的也许是对高度近视的调查,因为后者有可能会因近视性变性导致患者失明。西方的大多数调查发现,高度近视(<-5.0D)患病率一般不超过2%[25,26],但TanjongPagar调查结果却要接近10%[22]。同样这一结果也不能代表亚洲的其他国家。最近,在北京进行的调查结果显示,高度近视(<-5.0D)患病率仅有3.3%[27],而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其患病率更低(<-6.0D,0.6%)[28]。成人近视的影响因素包括:受教育程度,城乡居住条件,社会经济指标(如收入、职业等),其中的许多因素都是长期“近距离工作”的代名词。

4青光眼

全世界约有七千万青光眼患者,其中一半就在亚洲。单单在中国,青光眼患者就接近一千万[2]。西方人群的调查研究已经证实,种族因素在青光眼发病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openangleglaucoma,POAG)[29]。一项来自巴尔的摩的眼科调查结果显示,黑色人种POAG患病率(4%~5%)是白种人(1.1%)的4倍[30]。近年来,关于亚洲人群青光眼流行病学方面已经进行了几项调查,结果其患病率由2.1%(孟加拉国)至5.0%(日本)不等。以往认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angleclosureglaucoma,PACG)是中国人最常见的青光眼类型[31,32],但对群体进行的调查研究显示,POAG更为多见。TanjongPagar研究中,POAG占50%,而PACG为30%[33]。然而,新加坡和孟加拉国的中国人群PACG患病率明显高于西方人[29,30]。关于这种差异的原因,尚存争议,但已经有结果证实两者间前房和房角结构存在一定差异[34,35]。PACG看起来似乎更能影响患者视力,因此PACG致盲风险明显高于POAG。事实上,在新加坡和蒙古,青光眼是首位致盲原因[33,36]。而Foster和Johnson已经预言,在中国,双眼青光眼盲90%以上将会由PACG引起[2]。有关亚洲人群新型青光眼发病率的资料还比较少。在新加坡已经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新籍中国人最高(12.2/100000/年),而新籍马来西亚和新籍印度人分别为6.0/100000/年和6.3/100000/年[4,5]。

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有关亚洲人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发病率的资料比较少,且大多来自印度。1992年在台湾进行了相关人群调查,527例4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中,经临床检查35%伴有DR[37],这一结果与西方人群采用眼底照相进行调查的结果相似[38]。但是,近来在印度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DR发生率并没有那么高:AndhraPradesh调查结果为22.4%[39],而Aravind调查仅为10.5%[40]。

最近进行的Chennai城乡流行病学研究(ChennaiUrbanRuralEpidemiologicalStudy,CURES)[41],对1382例20岁及2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和354例新近诊断为糖尿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患者进行了检查。结果,17.6%糖尿病患者伴有DR,而新近诊断为糖尿病患者仅有5.1%。关于印度人DR发生率较西方人低的原因,目前尚不明了,有待进一步研究。

6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既往已有文献报道,AMD发生率具有种族差异。巴尔的摩眼病调查结果显示,无论是早期AMD,还是晚期AMD,白种人总是比黑种人高发。在亚洲,只进行过两项有关AMD的群体调查[40,42]。在印度进行的Aravind眼病调查中,共有4917人(40岁或40岁以上)接受了调查,其中2.7%被临床确诊为早期AMD,0.6%为晚期AMD[40]。而在日本Hisayama对1486人(≥50岁)进行的另一项研究发现[42,43],早期AMD患病率为12.7%,晚期AMD患病率为0.87%;渗出性AMD是地图样萎缩AMD的3倍;早期和晚期AMD5a发生率分别为8.5%和0.8%[44]。这些结果说明在日本AMD患者比率要少于白种人[45]。研究者推测这可能与日本饮食中含有更高的抗氧化剂有关。在Hisayama研究中,对AMD危险因素的探讨结果表明,高血压是AMD唯一的危险因素,并且仅限于男性[43],而吸烟是AMD5a发生率的唯一危险因素[44]。

7结语

尽管各调查采用方法不一,群体分布不同,但在亚洲进行的这些年龄相关性眼病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将来如采用一致的疾病判断标准,使用同样的群体分层抽样方法,有望使这些信息更具可比性和科学价值[46]。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