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09-22 15:21:01
许多老年朋友打来电话询问赤足踏石的健身方式是不是适合所有人,有没有什么禁忌等问题?专家的意见是:这项时尚健身运动并不适合于所有老人,部分老人如果盲目选择走鹅卵石路健身,有可能健身不成反伤身。
按照中医原理,给足部的穴位以适当的刺激可以促进全身的气血循环,从而起到健身防病的效果。美国专家对此也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60岁以上的人每天在圆滑的鹅卵石小径上行走半个小时,连续行走4个月后,血压会显著降低,身体平衡能力和协调性也都有明显提高,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老人社会》杂志上。
但赤足踏石健身并非所有人都适合:
▲患寒性疾病者:患有中医辨证认为属寒凉性疾病的老人,脚部怕着凉,必须保暖,不适合赤脚接触冰凉的石头;患有风湿性关节炎和脉管炎的病人,血管弹性差,受冷刺激后会加剧血管痉挛,使血流更加缓慢,不利于新陈代谢,也不宜赤足踏石健身。
▲患足部疾病者:脚部有损伤(包括关节胀痛、拉伤、扭伤等)、炎症(包括骨刺和脂肪垫等)还未痊愈的老人,不宜进行走鹅卵石健身。发生过足跟疼痛、脚趾腱鞘炎和囊肿、趾骨骨折的老人,连走路都要靠穿有软垫的鞋来减少摩擦,更不宜走鹅卵石路,否则可能会加重脚的损伤。对这类患者来说,使用一些手动或电动的按摩器可起到良好的健身效果。
▲患有骨关节疾病者:患有骨质疏松和骨关节退行性病变的老人,应注意控制走鹅卵石路的时间。老年人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和骨质疏松,关节已不如年轻时光滑,如果在高低不平的鹅卵石路上走太久,反而会加剧关节磨损,造成膝关节肿胀和疼痛。老年人健身应避免走长路,走鹅卵石健身的时间以早晚各15分钟左右为宜。
▲脚部有外伤者:暴露在外的石头上不免沾有灰尘和各种细菌,所以脚部有外伤的老人要避免赤脚行走,以防病菌从伤口进入,引起感染。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下肢血管病变,末梢循环不好,最好不要走鹅卵石路。特别是脚已经出现破溃或是感觉特别迟钝的患者,一定不要在鹅卵石路上行走。作为糖尿病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足的危害性极大,患者可能面临截肢,甚至丧失生命。而足部损伤和感染是导致糖尿病足的重要原因。患者下肢循环不好时,感觉迟钝,对疼痛、冷热等都不敏感,稍有损伤,往往感觉不到,可能会造成更大伤害。凹凸不平的鹅卵石与脚摩擦,可能会对脚造成小的损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这些小的损伤也许会酿成大祸。
温馨提示:即便脚部没病的老人,踏石健身完毕也应该马上洗脚,否则如果皮肤不小心被擦伤,病菌会马上侵入,造成局部感染。公园或小区里的鹅卵石路是公共锻炼场所,由于个别人可能染有一些足部的传染病,因此,很容易发生交叉感染。所以,最好不要赤脚锻炼,穿上一双棉袜再走可有效阻断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传播。锻炼完之后,应及时换洗袜子,以保持清洁。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