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常识糖尿病知识>

将糖尿病拦截在发病前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9-24 15:40:29    

 

  (一)“糖尿病前期”人数不断刷新记录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据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近年来,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增长速度很快,已经从上世纪80年代的不到1%发展为到目前的3.5%。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接近4000万人,居世界第二位。另外,处于“糖尿病前期”的糖耐量低减阶段的人数也高达2500万,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地刷新。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一旦发病,终生药罐子不离身。能不能在糖尿病发病前进行拦截,即在糖尿病前期施行干预,及早地阻击糖尿病这个顽疾,将糖尿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呢?11月9日,专家采访时指出,将糖尿病拦截在其发病的“前期”完全可以做得到,这也是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措施。

  (二)糖尿病前期症状隐匿

  什么是糖尿病前期呢?专家说,糖尿病的发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糖尿病发病前的一段时期内,患者已出现糖调节受损或障碍,这表明此时的患者已有发展为糖尿病的倾向。医学上称为糖尿病前期。具体说来,正常人的血糖空腹时应低于6.1毫摩/升,进餐后2小时应低于7.8毫摩/升。如果空腹血糖等于或高于7.0毫摩/升,或进餐后2小时血糖等于或高于11.1毫摩/升,即可诊断得了糖尿病。如果空腹血糖或进餐后血糖值介于正常人与糖尿病患者之间的中间过渡状态,即可认定为糖尿病前期,提示有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细胞功能缺陷,而过高的血糖又会加剧这种缺陷,如此恶性循环就会使糖代谢异常变得更加明显,到了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高于正常时,就发展成为真正的糖尿病。医学研究证明,2/3—3/4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仅表现进餐后血糖增高(糖耐量受损状态),如果单纯测定空腹血糖就容易使多数糖尿病前期患者漏诊。研究还表明,糖尿病前期者每年有7%Ý11%会转变成糖尿病患者,大多数成为2型糖尿病的候补队员。专家特别提醒人们,糖尿病前期者的症状隐匿,不易察觉。没有典型的“三多一少(多食多饮多尿体重减少)”经典症状,也没有糖尿病特有的眼、肾和神经等并发症,但可伴有血压增高、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等。

  谈到糖尿病前期的高危人群。专家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1、与糖尿病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2、40岁以上,体重指数[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大于25的肥胖者;3、有高血压、冠心病和高血脂的患者;4、有分娩特大胎儿史者;5、以往曾有一次或多次出现空腹血糖异常或葡萄糖耐量减低,经复查葡萄糖耐量正常者。上述人群应该定期进行糖尿病有关指标的检查,及时发现血糖升高或葡萄糖耐量异常,应尽早采取措施,防止及延缓糖尿病的发生。

  (三)生活方式或药物干预可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近年来,老百姓生活方式的变化总的趋势是体力劳动减少,摄入高热量食物增加,结果导致体内脂肪积蓄,体重增加,这是我国糖尿病患病增加的主要原因。伍教授指出,糖尿病对人的真正威胁是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如肾功能不全(尿毒症)、视网膜病变(视力减退至失明)、冠心病等,可是,有关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机制甚为复杂,故对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还不能满意控制,但可以预防。一些医学家对糖尿病前期者进行3年左右持续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使他们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降低至60%左右。因此在生活中在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就必须抓住糖尿病前期这个契机,在其前期进行拦截,生活方式重塑是首选的“拦截武器”,其次是药物干预。

  生活方式的重塑主要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和加强体育锻炼。

  首先,调整饮食结构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治疗措施,要持之以恒,并严格执行。超重或肥胖者要适当减少摄入食物总热量,使体重恢复至理想体重的正负5%左右。理想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第二,平时要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如油脂类食物。油脂类食物的热量占一日摄入食物总热量的比例应少于30%,烹饪用油25克。提倡多食粗制米,面和一定数量的杂粮,不要偏食,不要抽烟喝酒和嗜好咸的食物;第三,日常生活中还要多吃富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豆类等,它可延长食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高峰,有利于改善血糖、脂代谢紊乱,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每日饮食中纤维素含量以不少于40克为宜。第四,进行有规律的合适体育锻炼。步行,慢跑、骑车、游泳,跳舞等对肥胖者而言,有利于减轻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血糖和脂代谢紊乱。如果生活方式重塑的效果不太理想时,可以考虑用药物干预。伍教授提醒患者,目前,临床上证实对糖尿病前期能有效干预的药物有拜唐苹、二甲双胍及肠道脂肪酶抑制剂。糖尿病前期是否要选用药物干预及选择何种药物均应由医生来定,切不自作主张。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