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并发症糖尿病饮食主食>

控制糖尿病先学糖尿病人怎样饮食

作者:    发布时间:2009-10-19 10:27:23    

 


        退休的李老伯在几个月前的体检中发现血糖高。复查结果让李老伯和老伴儿忧心冲冲。他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已超过正常值,属“糖尿病前期”。医生嘱咐李老伯一定要坚持治疗,否则很快就会发展成糖尿病。虽说一再强调治疗的重要性,可医生一味药也没开。要“控制饮食、适量运动,多学匀糖尿病方面的知识”,医生说这就是最好的“药”。这让李老伯有茫然。
  在老干部活动中心,李老伯很快就结识了一些病友,并阅读了有关书刊。经过交流学习,李老伯开始对糖尿病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了解到饮食治疗、运动治疗、药物治疗、自我管理健康教育是控制糖尿病的“五大法宝”,而饮食治疗就是这五大法宝的重要之重。李老伯风趣地对老伴儿说,“看来要想控制好糖尿病,咱得先要学会吃饭!”
  的确,控制糖尿病就是应该从学会合理膳食开始。
  
  掌握10大黄金法则
  
  被戴上“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的帽子后,首先被告知的就是要进行饮食控制。许多人一听到“饮食控制”这四个字,就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得了糖尿病意味着要过一种近似苦行僧的生活,“不能多吃粮食、不能吃水果……”,糖尿病简直就成为“不能吃不能喝”的代名词。很多患者面对饭碗心生沮丧,认为人生中的最大乐趣被无情剥夺了。有些人宁可挨饿,也不敢多吃一口,结果血糖控制仍不满意,还造成体重下降、血浆蛋白降低,出现营养不良,造成免疫力降低,感染性疾病的发生率增加,生活质量也因此大打折扣。也有些患者,反其道而行之,觉得血糖高没什么了不起,也不疼不痒,想怎么吃就怎么吃,采取一种“爱怎样就怎样”的态度,结果导致疾病迅速发展,很快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悔之晚矣。
  其实,每一位糖尿病患者都应该明确这样一个概念,糖尿病饮食治疗并不是不能吃不能喝,而是要科学的饮食。科学饮食就是既要充分享受饮食的乐趣,同时又将糖尿病控制好。要做到两者的和谐统一,掌握糖尿病饮食治疗的10大黄金法则是关键。
  
  黄金法则1
  算出自己的理想体重——饮食治疗的第一步
  计算自己的理想体重,将实际体重与理想体重做比较,来确定自己的胖瘦,这是饮食治疗的第一步。
  理想体重的计算公式:
  公式一:理想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5
  或公式二:理想体重(公斤)=[身高(厘米)—100]X0.9
  采用上述任一公式计算的理想体重均是正确的。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采用公式二似乎更合适。
  凡体重在理想体重的±10%范围内均属正常。当实际体重超过理想体重的20%时称为肥胖;小于理想体重的20%时称为消瘦。有些人的体重虽然在正常范围,但属于腹部肥胖的“苹果型”体型,或者通过仪器测试发现内脏脂肪含量很高,这种类型的患者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机会等于甚至高于单纯体重超标的患者。
  了解了自己的体重情况,就可以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计算每日总热量有“二要素”,即体重和活动强度。根据这二要素,可确定个人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所需要的热量(查表)。然后可以计算:全天所需总热量=理想体重X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热能供给量。
  
  编读对话 >>>
  吃多少饭要按体重来定,这在李老伯还是头一回听说。“论重吃饭”有何意义?有必要吗?
  这是非常有必要的。饮食治疗的目的首先就是要保持理想体重,无论超重或消瘦对于糖尿病的控制都是不利的。那么,如何“论重吃饭”呢?简单来说就是:肥胖的人每天要少吃点,消瘦的人每天要多吃点,这样慢慢地就可将体重逐渐调整到理想范围。另外,还要看活动量。活动量大,消耗的能量多,因此要多吃点;活动量小就要少吃点,以免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导致体重增加。
  现在就来看看李老伯的情况吧,他每天的热能需要量是多少呢?李老伯,67岁,身高1.72米,体重72公斤。根据公式二计算出他的理想体重=(172—100)X0.9=65公斤。
  目前他的实际体重为72公斤,虽然高于理想体重,但还属正常范围。因此可按“体重正常”、“轻体力活动”来确定每日每公斤理想体重的热能供给量(查表),为30千卡。
  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30X65=1950千卡。另外,超过60岁的老年人,可适当减低能量摄入。一般60~70岁老年人减少10%。故李老伯每天摄入的总热量为1950X90%=1755千卡,约为1800千卡。
  
  黄金法则2
  平衡膳食
  所谓平衡膳食是指科学的、合理的膳食。膳食所提供的热量和各种营养素不仅全面,而且膳食的供给和人体的需要应保持平衡,既不过剩也不欠缺,并能照顾到不同年龄、性别、生理状态及各种特殊的情况。
  如何才能做到平衡膳食呢?为此,每天必须吃以下4大类食品:
  
  1.谷薯类:即谷类与薯类。主要提供热量和膳食纤维,维持人体生理活动和体温的需要。
  2.蔬菜水果类:主要提供矿物质、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
  3.肉、禽、鱼、乳、蛋、豆类:主要提供蛋白质、矿物质及维生素。
  4.油脂类:主要提供热能和必需脂肪酸,并使食物口味鲜美。
  以上各类食品每天都应保证摄入,不偏食哪一种,搭配合理就是平衡。糖尿病患者比正常人更需要营养全面。应做到主食粗细搭配、副食荤素搭配,天天如此,顿顿如此;勿挑食,勿偏食。
  
  
  黄金法则3
  食物选择多样化,谷类是基础
  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除母乳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这样才能满足人体的营养需要,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因而提倡广泛食用多种食物。
谷类食物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随着生活的改善,在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中动物性食物的消耗量已经超过了谷类食物。这种“富裕型膳食”提供的能量和脂肪过高,膳食纤维过低,对一些慢性病的预防不利。日常膳食应以谷类(粮食)为主。另外,还要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等。
  
  编读对话 >>>
  听病友介绍,吃主食会升高血糖,糖尿病患者要少吃粮食。可专家却说“以谷类为主”,这让李老伯感到困惑。
  的确,很多人将主食视为增高血糖的罪魁祸首,而一味地限制主食,每天摄入极少甚至不吃,又因为饥饿而吃大量的高脂肪的

Tag:糖尿病人 糖尿病 饮食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