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常识中医糖尿病>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之特色

作者:    发布时间:2009-10-21 09:40:06    

 

 

        糖尿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四大致死疾病之一。据统计目前全球有2型糖尿病患者1.5亿以上,占85%左右,我国达4000万人,而且其患病率逐年增加。预测到2025年,全球将增至3亿人,目前尚无根治办法。对所有中年2型糖尿病人来说,其生命预期减少5~10岁。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是造成病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目前降低2型糖尿病并发症主要通过严格控制高血糖,包括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药及使用胰岛素,但很少能使患者的血糖恢复正常水平。且上述治疗对临床上大多数病例仅能做到控制糖尿病,很难达到使代谢紊乱完全恢复正常,采用胰岛素治疗后的最大收获是各种急性并发症的发病数和病死率已明显下降,但在动脉硬化及微血管病变基础上各种并发症的发病数和病死率相对显著增多,且难于防治。

        糖尿病的治疗是长期而细致的工作,必须贯彻原则性与个体化相结合的治疗原则,采取综合疗法,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取长补短,为病人制定切实可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根据糖尿病研治现状,现将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方面的特色介绍如下:
        一、强调预防重于治疗糖尿病与中医之“消渴”相对应,早在2000多年前,古人就已认识到控制饮食、控制体重对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性,中医理论认为:长期嗜食肥甘厚味,使形体肥胖,生湿生痰,蕴而为热,痰湿阻滞气机,进而发展转为消渴。据此提出有中医特色的三焦养生说:上焦养生养心肺、中焦养生护脾胃、下焦养生调肝肾。这与当今对全民进行糖尿病防治知识教育的观点不谋而合。适用于每一位糖尿病患者:严格控制饮食,适量运动,保持大便通畅,戒烟禁酒,正确服用降糖药物,养成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保持思想愉快、情绪稳定。这已经成为中、西医对糖尿病患者一般治疗措施的共识。
        二、减轻主观症状,稳定血糖水平,配合西药降血糖治疗西药降血糖作用迅速,但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效果不理想,临床上常遇到不少患者服用药物后血糖水平正常,但全身症状仍然存在,如四肢末梢麻木感、皮肤瘙痒、口干口渴、腹胀不适、便秘腹泻、眼花头晕、视物不清等糖尿病并发症的表现。中医药通过辨证,针对患者病情采取个体化的多种疗法:中药内服、针灸、足疗、中药外治、食疗及其它一些非药物疗法。从而使患者血糖控制稳定而持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或延迟并发症的发生。
Tag:中医药 糖尿病 防治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