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专家讲座>

糖尿病不在是富贵病~那是?

作者:    发布时间:2009-10-22 10:02:35    

         糖尿病不在是所谓的富贵病,而成了无知病!饮食疗法、胰岛素疗法和体育疗法是治疗糖尿病的三大疗法". 美国的Goilslin医生最早提出了3驾马车的理论,他的这段话一直被我奉为经典。
  
  全球第二:糖尿病困扰一亿人
  
  现在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比率整体上要比西方世界要少,但是我国的人口基数太大了,我们的1%就相当于人家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总数了。就是在这样的人口背景下,我国糖尿病人的数量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急剧增长。
  1979年,我国进行过第一次糖尿病普查,那个时候,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尚不足1%。10年之后的1989年,由协和牵头做了第二次糖尿病普查,他是亲身参与了的,调查后的结果显示,10年里我国糖尿病患病率增加了1倍。要知道,在我们中国,1%就是1000多万人口。后来到了1996年,又是我们牵头做了第三次调查,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经上升到了3.2%左右,北京等地区则已经接近了6%。这可不是10年增长率,从1989年~1996年,只有7年时间。
  目前我国1型糖尿病病人已经达到400万人,2型糖尿病人则有4000万人左右。世界现在的糖尿病人数最多的是印度,我们位列第二名。全世界糖尿病患病率最高的地区是在欧美,而中国的糖尿病病人的总数已经完全超过了欧洲和美国糖尿病人数的总和。
  如果我们细算起来的话,我国的糖尿病人每天都要增加3000——4000人,每年至少要增加100万——200万人。
  除了4000万糖尿病患者之外,我国至少还有6000万糖耐量异常的人。也就是说,我国糖尿病的预备军数量更为庞大。这些加起来可是1个亿人口啊。所以说,我国的糖尿病正在暴发流行,真的一点也不过分。
  
  8岁孩子:
  糖尿病逐代年轻现象
  
  以前人们普遍的认识是糖尿病属于老年病,可是现在的情况已经很不同了,许多青少年都患有2型糖尿病。
  在家族糖尿病史里,有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逐代年轻现象。这是一种什么现象呢?比如:在糖尿病家族里,祖父母可能60-70岁得病,父母就可能是40-50岁左右得病,而子女这一代就可能是20-30岁左右得病,越来越早。不仅如此,现在有很多儿童都已经加入到了2型糖尿病队伍里了。“我见过的最低年龄的糖尿病患者只有8岁。”有的小孩从小生活饮食都不正确,造成极胖的体型。脖子特别黑,有的家长看到孩子脖子很黑又很粗糙就责怪孩子不洗脖子,其实这种粗黑我们常称之为“黑棘皮病”,这是肥胖引起胰岛素抵抗的结果,除了减肥以减轻胰岛素抵抗以外,别无选择,根本就洗不干净。
  
  目前我国儿童2型糖尿病已经占到了儿童糖尿病总数的一半,有些国家比如日本已经占到了70-80%左右。我国照这样发展下去,也有此趋势。
  不过虽然很多儿童的血糖已经高到了可以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但是却暂时不用打胰岛素,只要减肥就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喜欢吃和吃得起
  ——内在和外在的原因
  
  就其内在因素来说,人们对生活态度的认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们如果分年龄段来看的话,大致有这么几种心态:
  年轻人,这个时期,人的自制力比较差,容易受到美味的诱惑,如果不加以节制就很容易发胖甚至引起糖尿病,但是最能抑制青少年饮食结构的父母却恰恰在这一时期,不予节制。许多青少年(包括儿童)的家长认为,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应该增加营养,岂不知道,过犹不及。过度的补充那些所谓的“营养”实际上是害了孩子。大量的油脂和粗蛋白进入人体形成了很多垃圾,而该补充的营养,像膳食纤维、维生素等却根本没有足够的摄入,这是一种营养极不均衡的“营养过剩”,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容易肥胖或者得糖尿病。
  中年人,中国人喜欢储存,以备万一。这和中国人曾经长期挨饿有关。很多中年人有一种心理误区,就是趁年轻把该储存的能量补足,等到老了以度晚年。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很多中年人一日三餐甚至四餐都暴饮暴食,最后的结果呢?年龄不大,落得一身病。
  老年人,中国的老年人大多数都经历过一些特殊时期,应该说是艰苦和贫困的一代。也正是因为这样老年人往往有这样一个心态:我年轻的时候想吃什么吃不着,每天拼命干活。现在退休了有钱了,我得把过去欠下来的补回来:我得休息,我可不能运动,我得吃,过去想吃吃不上的我得都吃够了,过去没见过的好东西,我更得吃足了。在这种心态下,想不得糖尿病都难。
  就其外在因素而言,大致也可以分出这么三条:
  生活水平提高了,具备了很高的物质条件。以前国家经济上困难,人们买东西要凭票,像粮票、饭票、油票、肉票、面票,甚至过节吃花生都要凭票购买。我相信很多人都对那个时期有着非常深刻的印象。每个人每年就是那么点东西,用完了就没有了,想多吃,你根本就吃不到,想胖想得糖尿病都很难,因为没有那个物质基础。现在不一样了,大家手里有钱了,想买什么买什么。没有了限制,自然糖尿病的患病率会跟着提高。
  人均寿命提高了,尽管糖尿病有着年轻化的趋势,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中老年人居多,以前全国人均寿命才39岁,很多可能患上糖尿病的人根本就没有机会患病就死去了,现在我国已经逐渐步入到老龄化国家。什么是老龄化?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群达到10%以上,65岁以上的人群达到7%以上。人均寿命延长了,得糖尿病的几率自然就增加了。
  
  医疗条件的改善,医疗普查制度的完善。以前我国医疗水平极端落后,根本没有很明确的、很严谨的普查,糖尿病患者少,人们在检查的时候也很少重视像血糖、血脂的检查。现在无论是检查普及程度还是检查的精准性都大大提高了,已经发展到了“滴血查糖”的检测水平。
  提高生活水平是我们的国策,是奋斗目标,延长寿命和改善医疗条件更是如此,这三项只能越变越好。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只能从内在因素抓起,即改变我们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