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做哪些检查
1、要作血糖的监测,血糖不仅是诊断糖尿病的唯一标准,也是判定疗效的重要指标。不仅要测FBG,还应测ZPBG,有的病人只注重检测空腹血糖,却忽视了餐后2小时的血糖,这是不对的。因为,餐后血糖意义比空腹血糖意义更重要,餐后高血糖还是发生心脑血管并微血管病及神经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所以既要注重空腹血糖、更要注意餐后2小时血糖的检测。在美国等发达国家,糖尿病人每天都要作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检测,我国糖尿病患者因为经济原因或重视程度不够,往往很长时间不作血糖检测,这对治疗用药和对病情的观察都是不利的,所以,我们主张新发病的糖尿病患者一周至少作两次血糖检测,病情严重者还需要一天作8-9次血糖检测。
2、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红蛋白主要反应的是1-2月前的血糖平均水平,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是用于评价糖尿病控制的程度,即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性,因此更具有临床意义。一般来说,建议病人每3-6个月检查一次。
3.尿糖分定性和定量检测,虽不是诊断依据,但可为疗效判定、调整胰岛素用量、调整口服降糖药
4.胰岛五项检查:包括:对诊断分型、治疗判定是有IR,了解胰岛功能状况有重要意义。
5、血脂:糖尿病患者存在广泛的脂代谢紊乱,血脂异常可以导致动脉硬化的发生,它是发生心脑血管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治疗糖尿病不仅要降
低血糖,而且要调整血脂,纠正脂蛋白紊乱。一般来说,检测血脂以每1-3个月一次为宜。
6、血压:对于糖尿病伴肥胖、吸烟、血脂异常、冠心并肾病等危险因素的患者,更应该严格控制血压,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这对防止心脑血管并肾衰的发生有积极的作用。故要求患者每天或每周至少测量血压一次为宜。有条件的话可作动态血压监测,以了解个体的血压波动情况,以便针对性治疗。
7、心脏:糖尿病合并心脏的病变,临床表现往往不突出,这就需要定期作一些心脏方面的检查。一般可选择心电图检查,必要时作心脏彩超、冠状动脉造影,以了解有无心肌缺血、心律时常及心肌结构的改变。一般以3-6个月一次为好。
8、肾脏:糖尿病合并肾病5年的发生率为2%,10年为5%,20年为10%,所导致的肾衰发生率比普通肾病高17倍,在美国的换肾治疗中糖尿病占33%。
糖尿病肾病的早期经积极治疗有相当多的病人是可以逆转的,而尿微量白蛋白是诊断早期肾病的一个可靠指标,所以每半年检测一次尿微量白蛋白是非常重要的。
9、眼底检查:
糖尿病眼病主要有白内障和视网膜病变。前者容易自我发现,而视网膜病变则不易察觉。一旦眼底出血,视网膜脱离,则导致视力下降或失明,就会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每年一次的眼底检查非常关键,有条件还可进一步作眼底荧光造影,有病早治。
10、足部检查:
糖尿病足是一种慢性致残性并发症,与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神经病变、感染及多种诱因有关。糖尿病病人足部病变的发生率是非糖尿病人的17倍,而截肢率是非糖尿病病人的20-40倍。所以常规作足部检查,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要提醒糖尿病病人,每天都要自我检查足部,看看有无水泡、皮肤裂伤、足癣、皮肤颜色的改变,有无鸡眼、外伤等。另外,每3个月至少要到医院经专科大夫检查指导,对已发生足部溃疡或感染者要早期住院治疗。
推荐阅读: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误区
糖尿病人运动处方
吃得过饱易患糖尿病
糖尿病治疗目的
如何提高降糖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