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11-30 11:38:45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病,是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主要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缺乏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所致。中医一般将糖尿病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种类型,采用药膳辨治,有助于降低血糖及尿糖,减轻或消除症状,或减少用药量,使病情趋于稳定、好转乃至治愈。
上消型
以多饮为主,口渴喜饮、随饮随渴,小便较多、色黄、咽干灼热、口干唇燥、食量如常、舌红少津、苔黄而干。中医认为,其病因是肺脏通调水道的功能受损,水液循环受阻,津液无法布及全身、滋润脏器。由于积久而酿热,使津液耗损,所以患者突出表现为口渴多饮。多采用生津止渴、清热润肺的方法调整。可用“六汁饮”:莲藕、梨、荸荠各200克,麦冬12克,芦苇根30克,玉竹20克。将莲藕、梨、荸荠洗净,切碎,绞汁;麦冬、芦苇根、玉竹水煎过滤取汁,将绞汁及煎汁合并搅匀,饮用,每日一剂。
中消型
常以多食易饥为主,伴有口渴多饮、口苦、口臭、口干、小便频多、大便干结、头晕目眩、形体消瘦、舌质红、苔黄。中医认为,其发病原因是饮食不节或劳倦等多种因素伤及脾胃,使脾胃功能下降,则热郁于胃,胃火炽盛,津液耗损,津液不足,则水谷不能分解,因此不能满足身体营养的需要,故而出现多食善饥的症状。治宜清胃泻火、养阴生津,可用“山药粳米粥”:山药50克,黄精20克,沙参15克,粳米100克。将山药研为细粉,黄精、沙参水煎煮,过滤取汁,以药汁加粳米、山药粉煮粥,代早餐服食。
下消型
以小便频繁为主,且量多,浑如脂膏,尚有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中医认为,由于肾脏的亏虚,肾主水的功能失调,固摄无力,水液下趋而造成尿频。对此情况,一般采用滋阴补肾、清热降火的方法调理。可用“枸杞炖兔肉”:枸杞子30克,兔肉250克,洋葱100克,油、盐适量。先将枸杞子,兔肉加水适量炖熟,后加洋葱、油、盐,稍煮片刻,吃肉饮汤,每两天服食一次。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