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12-01 17:15:53
中医怎样治疗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血管神经病变合并下肢感染,导致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破坏的疾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残、死亡和能力丧失的重要原因。中医药源远流长,对本病有着独特的中医认识和治疗体系,在缩短治疗时间和促进溃疡愈合方面有着较为突出的优势。
糖尿病足的病因病机
糖尿病足的临床表现与中医学消渴病脱疽基本一致,归属于中医“消渴”、“痈疽”的范畴。其基本病因病机是久病消渴,气阴两虚,致燥热内结、络脉瘀阻、热毒内蕴,热毒湿热瘀血相互搏结而化腐成脓;或筋骨皮肉失去气血津液濡养,逐渐干黑而成。至疾病后期常表现为成脓后久不溃破或溃后难愈、肉芽苍白、生长缓慢等一派气阴两虚、血不养筋、络脉瘀阻的证候。其中气阴两虚为本,湿热壅盛、瘀血阻络为标,瘀血、湿热既是气阴两虚的病理产物,又是消渴导致脱疽的中心环节。
糖尿病足的中医药治疗
1.内治法:中医治疗糖尿病足采用扶正祛邪之法,强调辨证和整体治疗。由于糖尿病足在患病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临证特点,表现出不同的证候类型,因而常采用分期辨治,选方用药各有特色。
早期即西医诊断为糖尿病足的0期、1期,通常分3型辨证治疗:①气阴两虚,络脉不和:患肢发凉,麻木,局部皮肤色暗或干裂,伴有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手足心热,舌淡暗,脉细或脉细数。治宜益气养阴,和血通脉。常用生脉饮、增液汤加赤芍、红花、水蛭、地龙等;②阳虚血瘀:患肢皮肤温度下降,发凉,趺阳脉搏动减弱,伴夜尿频多,畏寒肢冷,脉细涩。治宜温经通阳,活血化瘀。常用制附片、细辛、桂枝等加活血化瘀之品;③热毒炽盛:局部皮肤灼热,疼痛,心烦口干,舌红,苔黄,脉滑数。代表方剂:四妙勇安汤、五味消毒饮。
中期即西医诊断为糖尿病足的2期、3期,一般分3型辨证治疗:①热毒炽盛、湿热搏结:发热,患肢皮肤发红,组织溃破有恶臭脓水流出,分泌物黄稠,疼痛难忍,病变发展迅速,舌红,苔黄腻,脉滑,治宜清热解毒,祛湿溃坚排脓。常用方剂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代表药物如金银花、连翘、蒲公英、败酱草、花粉、白芷、皂刺、玄参等,祛湿可选黄柏、苍术、茯苓、茵陈等;②气血亏虚,瘀阻脉络:皮肤干燥或水肿,坏疽溃烂,创面棕灰,脓似粉浆污水,气味恶臭,脓腐难脱,伴神疲乏力,少气懒言,舌淡暗,脉细弱。宜益气养血,化瘀通脉,常用药物有黄芪、当归、川芎、红花、地龙等;③阳气亏虚,脉络闭阻:伤口色淡白,肉芽色淡暗,或足趾干黑,趺阳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腰膝怕冷,四末不温,舌淡暗,苔薄白脉沉细。治宜温通阳气,化瘀通脉,常用药物:制附片、川乌、细辛、穿山甲、全蝎、水蛭等。此期中后两证属正虚不能脱毒,当脱毒溃脓,可加用透脓散,药用黄芪、当归、川芎、皂次、穿山甲等。
晚期即西医诊断为糖尿病足的4期、5期,分3型辨证治疗:①肝肾阴虚,痰瘀互阻:局部病变已伤及筋、脉、骨质,皮色暗红,脓腐脱后肉芽淡红,脓水清稀,创口日久不敛,伴腰膝酸疼,双目干涩,耳鸣耳聋,手足心热。治应补益肝肾,化瘀祛痰,方药可选:六味地黄汤、一贯煎加化痰活血通脉之品;②脾肾阳虚,脉络瘀阻:患肢冰凉、水肿,肉芽色暗,久不收口,夜尿频多,畏寒肢冷,溲清便溏,舌见瘀点或瘀斑,脉沉细。治应温补脾肾,活血通脉,药用:右归丸、实脾饮、当归四逆汤加乳香、没药、地龙等活血化瘀药;③气血两虚瘀阻证:患肢局部皮温下降,皮肤颜色正常或苍白,肌肉萎缩,皮肤干燥或水肿,坏疽溃烂,创面棕灰,创口日久不敛,患者常呈现神疲乏力或胸痹心痛,舌质暗淡,脉沉迟无力或弦紧。治宜补益气血,祛瘀通络,脱毒生肌,当重用黄芪、当归之品。
2.外治法:糖尿病足患者的溃疡坏疽以缺血、感染为特点,积极采用中西医结合外科清创是坏疽创面能否愈合的关键,并且必须遵循“给邪出路”、“祛腐生肌”的治疗原则。由于肢端血运差,中医谓“发于四末,药物难达”,故可局部应用中药达到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的目的。外治的方法多种多样,中医有着丰富的经验。
(1)清热解毒法:为外治的主要方法,多用于急性感染期,综合文献,常用的清热解毒药物为:金银花、连翘、地丁、野菊花、蒲公英、黄连、黄柏、白芷、大黄、苦参等;可制成膏剂、散剂,外敷于创面周围红肿处,使感染局限,也称“箍围”。
(2)活血化瘀法:多用于糖尿病足的感染控制期及创面愈合期,代表药物:乳香、没药、血竭、紫草、红花、赤芍、水蛭、地龙、鸡血藤等。
(3)温通经脉法:适用于肾阳亏虚、寒邪阻络的糖尿病足患者,代表药物:桂枝、附片、细辛、花椒等。
(4)祛腐生肌法:中医治疗糖尿病足局部溃疡,主要原则为早期多以“祛腐”为主,后期则以“收敛生肌”为主。“祛腐”药多用清热解毒合活血化瘀药物,“收敛生肌”药多选用黄芪、五倍子、苦参、白芨、炉甘石、珍珠粉、滑石、冰片、明矾等。
外治法所采用的剂型,有外洗剂、熏洗剂、湿敷剂、膏剂、散剂及酊剂等,分泌物多时可用洗剂、散剂,分泌物少则用膏剂。感染期多采用清热解毒法,依病情的发展,脓液的减少,炎症的减轻,渐次改用活血化瘀、生肌敛疮的方法。
然而,在临床实践中可以看到,糖尿病足患者的全身表现与患肢局部症状有时并不统一,虽然全身表现为一派虚象,局部表现却可能是实证、热证,如全身整体表现为气阴两虚证,但患足处于急性感染期,局部表现为红肿疼痛,组织溃破,分泌物黄稠恶臭等热毒之证,故对扶正药物与祛邪药物的选择,有时是同时并用,有时则根据正邪之轻重而有主次之分;或在全身表现与局部症状不统一时,外用药以局部证候为依据,内服药可根据正邪之轻重兼顾全身表现选方用药。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