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0-01-09 11:22:25
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西医认识
1. 流行病学资料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全球目前有超过1.5亿糖尿病患者,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增加一倍。估计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约3千万,居世界第2位[1]。在糖尿病人群中1型糖尿病占5%~10%,2型糖尿病占90%~95%,且2型糖尿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约占总死亡率的70%。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调整年龄后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有降低趋势,但调整年龄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却没有相应降低。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尚不清楚,因此,目前迫切需要寻找一些与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关键生物学启动因素[2]。
UKPD研究(United Kingdom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显示,强化血糖控制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无显著影响,主要是因为强化血糖控制不能有效预防大血管病变。而另外一项针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治疗发现,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特别是应用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抑制剂(他汀类药物),能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脏病、卒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大量研究证据表明,大血管病变不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而且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控制血糖是改善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但是还需干预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这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探索。
2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炎症发病学说2型糖尿病患者可出现动脉内皮功能受损、动脉粥样硬化加速形成、基质增殖和炎症反应等。近年来,炎症反应与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的炎症发病学说已经形成,该学说的核心论点是:炎症反应在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是炎症性疾病。大血管病变主要是指动脉粥样硬化。近年来心脏病学家也提出: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炎症性疾病;糖尿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也是一种炎症性疾病。这种炎症是一种低度的炎症反应,不是感染性的。循环中炎症介质水平与胰岛素抵抗相关,在有发生2型糖尿病风险的人群中炎症介质水平明显升高。炎症因子引起的血管炎症反应在糖尿病尤其是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6~8]。大量的临床研究也进一步证实,多种前炎症标志物及炎症因子如白蛋白、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白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黏附分子等参与了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形成,与糖尿病的发展、转归以及预后明显相关。一些前瞻性研究显示,CRP、白细胞计数和其他急性期炎症标志物可预测糖尿病风险,并独立于其他预测因素。预防糖尿病的一些措施,如减轻体重、适当锻炼,口服二甲双胍,以及新近建议的应用他汀类药物、血管紧张素抑制剂等均有抗炎作用。因此,监测炎症介质有助于预测2型糖尿病风险,有助于发现新的防治方法。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