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0-01-30 11:12:55
糖尿病患者不宜参加激烈的比赛和剧烈的运动,而应进行有一定耐力的持续缓慢消耗的运动。应做到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因为剧烈的运动可以使体内升糖激素水平升高,使血糖升高;同时,过量的运动还可使脂肪分解产生酮体,在胰岛素不足时,导致酮症酸中毒。
运动强度
极大强度运动:最大耗氧量100%。非常吃力,不能坚持到运动结束。
大强度运动:最大耗氧量80%。相当吃力,但能坚持到运动结束。
中等强度运动:最大耗氧量40%~60%。有适度出汗,肌肉有略微酸胀的感觉。这是一个对治疗有效的运动量,应该逐渐达到这个目标。
低强度运动:最大耗氧量20%。运动后无汗,脉搏也无明显变化,人有较轻松的感觉。
请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方式,种类包括:快走、慢跑、跳绳、跳舞、游泳、骑车、登山,以及各种球类运动;也可进行家务劳动、步行购物、做广播操、打太极拳等活动量较轻的运动。
用运动时的脉率来判断运动量:即运动是脉率(次/分)=170-年龄
运动项目选择
以下每种运动在所列出的相应时间内锻炼,平均消耗约80千卡热能。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所消耗的热能会逐渐增加。
最低强度运动(约30分钟):散步、做家务、打太极拳、开车购物。
低强度运动(约20分钟):跳交谊舞、下楼梯运动、平地骑车、打桌球。
中等强度运动(约锻炼10分钟):平地慢跑、溜冰、做广播操、上楼梯运动、划船、打羽毛球。
高强度运动(约锻炼5分钟):跳绳、游泳、举重、打篮球。
运动时间 选择运动的时间应从吃第一口饭算起的饭后1小时开始运动。因为此时血糖较高,运动时不易发生低血糖。每次运动时间:约60分钟,包括运动前准备活动时间及运动后的恢复整理时间。其中达到运动强度后,应坚持运动30分钟。一天中较适宜运动的时间一般在早晨或下班后进行,不宜在饱餐后或饥饿时运动。
运动频率 每星期运动3~5次较为适宜,可根据每次运动量的大小而定。如果运动量较大,间歇宜稍长。但运动间歇超过3~4天,则运动锻炼的效果及蓄积作用将减少,难以产生疗效,因此运动锻炼不应间断。如果运动量较小,且身体条件较好,运动后又不疲劳,可坚持每天运动1~2次。
运动环境和天气 自然环境是影响锻炼效果的重要因素,宜在公园、林间、草地、田野等空气新鲜和环境清静处进行。早晨锻炼应避开雾天。冬天的早晨常常有雾,雾天废气不宜消散,雾天中除了会使空气中苯、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含量升高外,还含有较多微生物。人体若大量吸入会影响健康。
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症:
病情控制稳定的2型糖尿病。体重超重的2型糖尿病。
稳定的1型糖尿病。稳定期的妊娠糖尿病。
禁忌症:
合并各种急性感染。伴有各种性功能不全、心律失常,且活动后加重。
严重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大于20~200mg/min,只能从事中低强度运动。严重糖尿病足。
严重的眼底病变。活动性或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的病人,若进行大强度运动,有可能发生玻璃体出血或牵扯性视网膜脱离。
新近发生的血栓。有明显酮症或酮症酸中毒。血糖控制不佳,即>14mmol/l。
坚持运动的方法
设定短期目标:如前两个星期每天步行10分钟,当达到这一目标后,可以再确定一个新目标。
变换运动形式:把各种运动形式做一个搭配,以提高自身的兴趣。
记运动日记:不断提醒自己建立自信心,运动前后检测血糖,了解运动的效果,以便及时调整运动量。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