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0-01-30 11:51:03
Ⅱ型糖尿病患者多为肥胖者
糖尿病专家介绍,糖尿病是一种血中葡萄糖浓度过高的疾病,分为Ⅰ型糖尿病与Ⅱ型糖尿病两种,患Ⅰ型糖尿病的病人无法制造足够的胰岛素,多为小孩及青少年。来自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的统计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和我国糖尿病患病人数显著增加。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Ⅱ型糖尿病为主,Ⅰ型糖尿病占5.6%,Ⅱ型糖尿病占93.7%,其它类型糖尿病仅占0.7%。最常见的Ⅱ型糖尿病患者,病人以超重者居多。
专家表示,将与糖尿病发生最密切因素之一的肥胖提出来,是希望在引起全社会重视的同时,呼吁人们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目前的科学研究结果表明,如果能够将体重维持在正常水平,将至少有一半的人能够不发生Ⅱ型糖尿病。对于已经处于肥胖威胁下的人们,如果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低热量膳食方式和适宜的体力活动,就能够减少60%的发生Ⅱ型糖尿病的机会。
阻击肥胖远离不良生活方式
要防治发病率最高的Ⅱ型糖尿病,超重者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减肥。一般人提起“减肥”总想到各种医疗手段。其实,不少人的肥胖都是在不经意间被日常生活中的“汤”“糖”“躺”“烫”堆出来的,只要慎重对待,同样可以将体重控制下来。
糖尿病专家指出,“汤”是人们餐桌必备的。汤入胃后,半小时即可到达小肠,无需消化或经机体简单消化后迅速为机体所吸收,久之,营养物质不断在机体内堆积,从而导致人体发胖。食糖过多,超过人体所需,便会转化为脂肪贮存于体内,使身体发胖。爱“躺”,喜静不喜动是许多肥胖者共有的一个生活特点,其结果是导致人更胖。“烫”是指有人喜欢吃过热的食物,太烫的食物会使人的肠壁血管扩张,消化腺分泌活动加强,从而刺激人的食欲,增加食量。只有改变这些不良生活方式,才能离肥胖和Ⅱ型糖尿病更远一点。
节食时饥饿难忍有对策
本身就肥胖、饮食量大的Ⅱ型糖尿病人一般都要控制饮食,但专家指出这个过程应循序渐进。在最初控制饮食时,饥饿感非常明显,常常难以忍受。医生一般会对病人进行一些知识教育,加上一段时间的治疗病情改善后,饥饿感就会随之减轻。
在控制饮食过程中,如果主食量限制过快,容易导致酮症酸中毒,对机体恢复不利,为此可每周减少主食量100至200克,一般1个月左右应限制到每日300克左右。同时,调整病人的饮食结构对减轻饥饿感有一定的帮助。应多吃低热能、高容积的食品,如黄瓜、大白菜、豆芽、菠菜、冬瓜、南瓜以及海藻类、磨菇类、豆腐等;多选用粗杂粮代替细粮,如红豆粥、荞麦面、玉米面制作的馒头、面条等。
此外,可以每次进餐前先吃一碗蔬菜,以增加饱腹感,然后再进正餐。两餐之间饥饿时,可吃些黄瓜、西红柿等,或采用加餐的办法,当然加餐的量是从正餐中减去的,而不是额外增加的量,也可把菜做得淡些,以降低食欲。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