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10-02-05 10:18:34
脚——人体的第二心脏
医学研究认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可见脚在人体健康中的重要位置。一旦脚生病,则可影响全身健康,尤其是糖尿病人显得更为突出。据报道,美国所有糖尿病住院病人中,有20%的病人是因为足部感染及其它并发症而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因足感染而截肢者,占所有非外伤性截肢的25%-50%,所以糖尿病人要注意脚的保健。
专家讲,糖尿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其防御能力下降,且双下肢的皮下脂肪减少,防寒能力减弱,当双脚受到寒冷的刺激,可引起局部血管收缩。而脚与鼻咽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脚受凉后,可反向性地引起鼻咽部血管收缩,使鼻腔内的纤毛活动减速慢,防病能力下降,隐藏在鼻咽部的细菌则趁机活跃,容易患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并可由此而并发支气管炎、肺炎、心肌炎等。那些伴有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患者,可以使宿疾加重,甚至发生严重后果。
糖尿病患者,多有血管功能不全和神经病变,造成脚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营养障碍和局部感觉迟钝,局部抵抗力低。日常活动中,难免跌倒、碰撞受伤,下肢皮肤因此发生破损;足部真菌感染形成足癣,常易继发化脓性细菌感染;老年病人由于手脚不灵便,剪趾甲时,动作不协调,易损伤皮肤,这些常可成为糖尿病人足部感染的原因,且易发展为慢性溃疡,甚至发生难以控制的严重感染或坏疽,有时被迫截肢,或因足部感染扩散到全身细菌进入血液循环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败血症,直接威胁病人的生命。
专家通过观察,脚的温度一般应保持在28-33℃,这时人体感觉舒适,如果低于22℃,因局部血管收缩,影响全身血液循环,就可能出现呼吸系统或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因此,糖尿病人不宜长时间静坐,根据体质和健康情况,应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踢腿、打太极拳、舞剑等,既可改善下肢血液循环,增强耐寒能力,又有助于降低血糖;另外要选穿宽松的棉鞋或毛皮鞋,经常换洗袜子,保持脚的干燥;睡前用45℃左右的温水泡脚10-15分钟,有助防寒保暖及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穿防滑性较好的鞋子,小心走路谨防跌伤;患脚癣者积极治疗,避免用手撕脚皮和擦足趾止痒,以防皮肤破损而导致化脓性细菌感染。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