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眼病与高血压的关系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8-20 08:52:45    

  习惯的看法是,高血糖导致糖尿病眼病。有的患者最初是因为眼病而体检,结果发现了高血糖,习惯上也解释成糖尿病很久了却没被发现。但是,美国国立心肺及血液病研究院ACCORD项目的结论却是,把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在健康人水平是有害的。眼部的微血管、晶体、视神经细胞等出现微小变化时,远远未达到疾病
 
诊断标准,则很难被发现;与此相反,高血糖却很容易被发现。这样看,隐匿了很久的不是高血糖,而是眼病。如果按照这样的先后顺序进行因果分析,眼病就是病因,高血糖则是结果。对一些被明确告知可以真名实姓发布的道德高尚的患者恢复情况进行回顾,可以帮助人们理解这个结论。

  1 血糖升高之后视力恢复的病例

  哈尔滨工业大学原经管学院院长李汉铃教授。李教授之前,使用二甲双胍控制血糖,空腹血糖6.2mmol/L。2006年初,放弃了二甲双胍,一个月内空腹血糖升高到7.2mmol/L。但是,就是在这一个月内,李教授突然发现自己坐在沙发上可以清楚看到时钟表针。当时,李教授已经72岁,原来以为就是年龄导致眼花。

  李汉铃教授的恢复顺序是:体力恢复、视力恢复,然后血糖逐步平稳。

  2 血糖升高之后眼底血管瘤消失的病例

  侯振英阿姨是著名检察官石全红的母亲,患2型糖尿病多年,并发白内障、视网膜病变、眼底出血等多种糖尿病眼病。2009年5月,老人远程电话咨询聂文涛时接近失明,眼睛仅有光感。经聂文涛医生鼓励当时就接受了五联技术。在眼病恢复过程中,老人血糖曾持续保持在很高水平。2010年1月份,眼底检查证明眼病完全康复。同时,多次尿检证实肾病也完全康复。

  侯振英阿姨的恢复顺序是:体力恢复、眼病恢复、肾病康复,然后血糖恢复。

  3 血糖升高之后重见光明的病例

  孙桂欣老师是哈尔滨市六十四中离休的音乐教师。现年74岁,患糖尿病17年。2009年丈夫去世。因为精神打击,病情加重,眼底大量出血,以致失明。在高血糖无法手术的情况下使用聂文涛技术。孙老师对聂医生嘱咐保持高血糖的做法也不十分理解。但仍然尊重了聂文涛医生的指导。使用桑黄子两个月后,可以看到白天的太阳,就像隔着镜片看日食那样。孙老师感到了希望。四个月后,孙老师的眼前如同百叶窗一样,可以见到丝丝光亮。六个月后,正值哈尔滨春暖花开,这时她已经可以独自下楼,而且可以较长时间的散步。这时,孙老师才注意到自己早就不再吸氧了。2010年6月,孙老师特地参加一个舞会,主要是让关心她的朋友们放心。孙老师就跳了几曲慢三、慢四。

  孙桂欣老师的恢复顺序是:体力恢复、冠心病缓解、重见光明,然后血糖走向平稳。

  4 血糖放宽控制之后视网膜病变康复病例

  庞丽文目前是黑龙江省讷河市职业教育中心2009年级美术班学生。1993年出生,1998年被诊断为Ⅰ型糖尿病。2008年因视网膜病变严重而休学。2008年6月3日开始接受血糖性质区分量表、降糖药适用与戒断、食饵(桑黄子片)、谷物、运动等五联技术。医生告诫庞丽文要敢于面对正常的血糖波动。视网膜病变恢复后重新上学,目前正常发育成一位亭亭玉立的女孩儿,完全康复后停用胰岛素。

  庞丽文同学的恢复顺序是:体力恢复、视力恢复,然后血糖走向平稳。

  t糖尿病专家认为,血糖非良性升高对健康有害,必须严格控制。但是血糖良性升高对患者健康有益,必须耐心面对。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