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6 09:22:45
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中国医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病研究所教授、阜外医院高级专家组成员郑德裕那里有一组数字:1979年—1980年全国调查表明,成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率是9.1%,估计有五六十万人;10年之后,1991年全国抽样调查结果显示,15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已达12%,“目前估计,全国高血压病患者至少在1个亿以上。”郑德裕教授说。
高帽子戴上就摘不下来了
为什么高血压病的患病人群直线上升?郑教授指出三大成因:
一是体重普遍增加。20年间,中国人的体重平均增加3—4公斤。体重与血压的升高成正比,体重越重,血压越高。
二是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竞争激烈。生存的压力,工作的压力,竞争的压力,导致现代人精神紧张,植物神经失调,血压也由此升高。
三是尤其在北方地区,因为交际应酬增多,饮酒量大大增加,吸烟也成为普遍现象,高血压病也自然紧随其后。而且高血压病因为病因不明,无法治愈,用郑教授的话说:“高帽子戴上就摘不下来了。”
血压面前无小事
无论是哪一类的高血压病,研究表明,高血压对脏器的损害是十分严重的,如不加以控制,将产生各种不同的并发症,郑教授说,“这不是危言耸听”。
据介绍,在彩超的监测下,高血压病对心脏的损害可分为5个阶段,从出现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左心房代偿性扩大,室间隔肥厚,到左心室扩大,直至左心衰竭。
对大脑的损害也让人“心惊肉跳”,如一过性脑供血不足,脑卒中、肾功能障碍、衰竭,对大脑血管、主动脉的损害最终导致的周围血管疾病。
慎用腕式血压仪
高血压病既然如此凶险,一旦确诊之后,应到正规医院做全面检查,明确病因,对症服药,坚持治疗。
郑教授在此提醒说,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二者的治疗原则、用药治疗方案都不同,因此明确病因是首要问题。不可忽视。
服药后,必须每天坚持测血压,郑教授特别强调,在家自测血压的仪器,目前最准确的,还是当推水银柱血压计,电子测压计也可以用,但使用之前,应与水银柱血压计对比其误差。不推荐使用腕式或指套式血压计,因为测量结果不够准确。
血压也有四季?
人体血压与季节关系密切。比如生活在北京地区,五一之前,十一之后,血压偏高;6、7、8三个月血压偏低。这与血管热胀冷缩有关。
人体中的血管如同物体一样,也存在热胀冷缩的现象。天冷时,血管收缩,但血管中的血容量不会变化,因此血压升高,所以高血压病人在冬季时,降压药的用量要适当增加;而夏季时血管扩张,又出汗多,血压自然偏低,降压药的剂量也要相应减少,有人干脆就停药,但必须注意观察血压的情况,一般医生都主张减药而不是停药。
无论加药、减药、停药,都应该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发生不必要的并发症。
父母高血压病,孩子难逃厄运?
高血压病是多基因的疾病,一般认为是遗传和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
据流行病学调查:若父母双方都患有高血压病,子女的患病机率是45%;父母一方患有高血压病,子女患病的机率为28%,父母都正常者,只有3%的子女会患高血压病。
同时,除了父母一级亲属,二级亲属的患病情况对隔代也有明显的影响。若两代人都有高血压病,子女发生率就更高。
一级亲属和二级亲属中,有一人患有高血压病,就可认为是有家族史的。据调查,16岁左右的孩子,有家族史与没有家族史,他们的血压有差别,尽管都在正常范围内。
高血压病会不会有假
正常血压与高血压之间是人为规定的,目的是便于分类,指导临床治疗。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高血压病的标准是高压≥160,低压≥95;到1994年,这一标准改为血压≥140—90,一项或二项超过正常范围即为高血压病。但血压的测量需要注意:
⑴、必须至少连续三次测血压高出正常范围才是高血压病。
⑵、测量血压前,必须消除影响血压波动的各种因素,如应安静休息至少5分钟,最好是一刻钟。
⑶、测血压前半小时,不能吸烟、喝咖啡、憋尿。
⑷、按正规要求选择测血压的仪器,如果不按规范测血压,测出的高血压就有可能不准确,造成假象,那么就是自己吓唬自己了。
降压药,今生与你难分手
高血压病因复杂,需要每天、长期、终身服药,以保护心脑肾和大血管免受损害。
而且目前的降压药,其药效持续时间少则5—6个小时,最长的也不会超过24小时。每天服药是必须的。
有些高血压病患者缺乏常识,以为高血压病是可以治愈的,一旦血压恢复正常就停药,其实这样十分危险。因为停药后血压会很快回升到原来的水平,容易造成停药而导致的并发症如发生前壁心肌梗死,甚至死亡。
有一些特殊情况,如晚期肿瘤患者血压不高,不用再服药但必须密切观察血压的情况,以免突然升高带来危险。
得了高血压别慌!
1、到医院确诊,是何病因高血压并对症治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