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6 09:24:26
现在夏秋交替,冷热更迭,正是“多事之秋”,脑血管病人明显增多,心肺脑病人一定要注意防范。
贪吃冷饮诱发脑溢血
家住杭州万松岭馒头山社区的徐大爷今年73岁,患高血压病已20多年。昨天中午,由于天气有点闷热,徐大爷出了一身汗,他想让自己降降温,于是打开房间空调,并吃了点冷饮。
没想到,这一降温降出了问题,刚吃完冷饮没几分钟,徐大爷突然感觉头晕,刚想坐下,不料一下栽倒在地,嘴角歪斜,左侧手脚也无法动弹,连话也说不清了。
家人赶忙将徐大爷送到了医院,这时,徐大爷的血压已高达210/120毫米汞柱。头颅CT显示,徐大爷脑血管破裂了,脑子里有一个鹌鹑蛋大小的血肿。
市四医院急诊科主任陈卓淳诊断:“冰饮料可能是导致徐大爷脑血管破裂的罪魁祸首。”他说,徐大爷出汗后开空调,贪吃冷饮,一热一冷突然刺激胃肠道,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从而加重病情,诱发脑溢血。
“没想到吃点冷饮也会吃出毛病。”徐大爷家人懊悔不已:早知如此,就会劝阻他了。
安然度夏却未躲过“多事之秋”
无独有偶。就在对徐大爷进行抢救时,急诊室又送来一位脑血管破裂的老人。该病人姓王,今年70岁,也有多年高血压史。
平时,王大妈还挺注意自我保健的,患了高血压后,她每天都坚持服用降压药,前两个月还特地去医院检查了血压,整个夏天都安然无恙。昨天,她午觉醒来,不知怎么感觉一阵晕眩,刚站起来,就“咚”地一声倒在地上。
“每天都吃降压药的呀?怎么还会出事呢?”王大妈的儿女们既着急又迷惑。后来仔细一问,原来因夏天天气热,血管舒张,王大妈自我感觉良好,因此她就每天少服了一片药,到了秋季也没注意及时调整。
急诊科陈主任解释,王大妈虽然每天坚持服用高血压药物,但初秋暑气未散,昼夜温差大,年老体弱者往往来不及适应,到了秋天,老人应该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调整用药,将血压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
夏秋更迭,脑出血病人增加
急诊科陈主任说,夏秋更迭之际也正是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死、中风等疾病的高发期。目前正处在夏秋交替的时节,早晚凉爽,昼夜温差增大,一冷一热,很易导致血管痉挛、血压波动大。中老年人要提前注意做好保健。
陈主任提醒,过低的室温会使患者血管急剧收缩,易发生脑血管破裂出血、脑栓塞、脑梗塞;高血压患者也不宜多吃冷饮,否则会使血压急剧升高,易发生中风、心绞痛、心肌梗塞;不要让自己受到“冷刺激”,如不要吃过多的冷饮料,不要用冷水洗澡、洗脚;夏天时很多人喜欢开空调睡觉,但立秋以后的睡眠,要特别避免受凉气侵袭,晚上睡觉温度低时,要注意保暖。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