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能查出多少病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7:15:59    

 德国卫生部长德烈埃·费舍尔女
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世纪
来,体检让德国人多活了25年。”这
句话,淋漓尽致地说明了体检的益
处。

数据显示,11137名北京CBD地区
的员工中,50.53%的人超重或肥胖,
血脂异常的有24.82%,患脂肪肝的占
17.86%,前列腺异常的男性为1.85%,乳腺增生的女性达30.46%……而这一万多人里,近90%的人是40岁以下的青壮年。
专家表示,体检查出了这么多问题,足见其必要性。

防患于未然靠体检

体检主要有两大好处:一是尽早发现疾病,二是能省医疗费用。

“以前在医院里做肿瘤内科大夫时,我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一直都挺好的,
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病得这么重了’。从那时起,我意识到,对健康来说,预
防比治疗更经济、更有效。”北京慈济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小红说。北京
同仁医院老干部体检中心的副主任医师刘琦也表达了同样的看法。她认为,体检
主要有两大好处。

一是尽早发现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
病、肿瘤的发病几率越来越高,发病年龄也逐渐提前,而体检能及时发现疾病的
“量变”,把它控制在“质变”之前。

记者有一位朋友,才30岁,在两年前的体检中发现血压偏高,加上有家族病史,
医生劝他进行高血压防治。他采纳了医生的意见———饮食越来越清淡,上班再
忙也要抽出时间运动,作息时间规律。现在,他的血压已经恢复到理想的水平。

第二,体检能节省医疗费用。德国经济学家分析认为,在体检中每投入1欧元,能
节省3—6欧元的医疗费。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则表示,对中国人来说,前期
体检、预防投入1元钱,至少可节约8.59元的医疗费,相应还可节约100元的抢救
费。

中国人抗拒体检

一位私企老板每年都组织单位的员工进行体检,但自己却从来不参加。结果有一
天,他吐着血被家人送到医院,发现已经是肝癌晚期了。

虽然体检有这么多好处,但是,中国人的体检状况还是不理想。一般来说,当人
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人们就开始重视健康,达到5000美元时,就会非常重视健
康。但是目前,即使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人均GDP早已超过3000美元的大城
市,也只有20%的人属于“体检人口”,能够做到每年体检一次。大城市尚且如
此,在中小城市和农村,情况就更差了,很多人一辈子也做不了一次体检。

中国人体检为什么这么少?首先就是抗拒体检。前几天,记者来到九华体检中心
位于朝阳路的分部,遇到一位35岁的李先生。他正带着自己的父亲进行体检,老
人已经查出血压有问题。老人听见儿子说自己有病,一脸倔强地“补充”道:
“我从来不做体检,有病也不用检查。”那语气就好像在说体检是没本事的人才
做的,听得记者直摇头。同仁医院干部体检中心的主治医生周健告诉记者,作为
一名大夫,最让她头疼的是现在多人没症状就不体检,甚至有毛病了也自己扛
着,实在不行了才来。有一位私企老板,他每年都组织单位的员工进行体检,但
自己却从来不参加,理由是“身体向来很棒”。结果有一天,他吐血了,送到医
院一查,已经是肝癌晚期,后悔也来不及了。

国人体检意识的匮乏,还表现在“等单位体检”上。韩小红告诉记者,去年,慈
济体检人次超过了20万,可是这20万中,有60%以上是单位体检,只有不到40%是
个人行为。

德国人给体检者发奖金

很多德国公司给参加体检的人发一定的奖金,保险公司也对某些检查提供优惠。

中国人的体检意识不够,但是,在发达国家,体检则是“家常便饭”。本报驻德
国记者从德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负责人比尔森博士那里了解到,去年,德国人
健康体检达到8000多万人次,95%的德国人每年进行一次体检。

德国人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形成了“一年一检”的习惯,当时人们就普遍认为定
期体检可以延长寿命。现在,德国人更是完全接受了这样的观点:疾病发现得越
早,治愈率就越高,花费也越少,是“花小钱,省大钱”的做法。记者身边的德
国朋友几乎无一例外都进行“年检”。此外,德国人非常重视体检结果。记者的
一位邻居是位“老烟枪”,一直不愿戒烟。去年,他的体检结果显示,肺纹理已
经明显增粗增重了,这是肺气肿的前兆。这次,他终于被“镇”住了,痛下决
心,硬是把吸了20多年的香烟戒了。

良好的体检意识离不开良好的社会措施配合。据记者了解,很多德国公司都鼓励
员工体检,给参加体检的人发一定数额的奖金。保险公司也对某些检查实行优
惠,如40岁以上的妇女进行乳房X光检查及宫颈涂片,就可以享受保费折扣。

据比尔森博士介绍,由于体检的普及,1980—1985年,德国人的胆固醇水平下降
了2%,高血压减少了4%,冠心病发病率下降了16%,避免了80%的心脏病与糖尿
病,70%的中风以及50%的癌症。近年来,德国女性的乳腺癌死亡率持续下降,宫
颈癌的早期发现治愈率也提高到90%以上。
结果一定要给医生看

“很多人即使查出了问题,只要不痛不痒,就不听医生的。几年后病情加重了,
后悔都来不及。”

张青松告诉记者,体检前,一定要让大夫对自己的年龄、职业、家族病史、婚姻
状况和所处环境有一个了解,然后再定体检菜单。这是一个有效体检的开始。接
下来,就要选择一家优质的体检中心。北京市体检中心副主任杜兵表示,一定要
看体检中心是否具备卫生行政部门核发的许可证。然后,就要看环境、设备的质
量,以及医务人员是否具备相关的资质证明。像九华体检中心,医生的职称都在
副主任医师以上。

体检之后,还必须让体检结果“落到实处”。周健大夫特别指出,体检后,检查
结果一定要给医生看。记者在同仁医院的体检中心采访时,一名男子急匆匆地找
到她,说是想查查眼睛。周大夫问他以前做没做过体检,他说:“查过,有糖尿
病。”周大夫又问他是否按要求进行了治疗,他嗫嚅着说:“我觉得没什么不舒
服,就没怎么吃药。”周大夫无可奈何地对记者说,很多人都是这样,即使查出
了问题,只要不痛不痒,就不听医生嘱咐。几年后病情加重了,后悔都来不及。

采访结束时,韩小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体检建议:一般来说,30岁以下的人,若
无家族病史,生活习惯较好,一两年做一次常规体检就可以了。40岁是高血压、
糖尿病等的高发期,对女性来说,是各种妇科疾病的高发期,应该至少每年进行
一次体检。50—60岁是各种肿瘤和致死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期,这个年
龄段的人最好每半年至一年体检一次。慢性病患者则应该每3—6个月做一次相关
的病情复查,同时每3—6个月做一次全面体检。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