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是中国的卒中(俗称“中
风”)教育日,为此,我们专门制作了
这一专题,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尽管全世界每年有500万人因卒中
丧生、500万人致残,但作为一种全球
性疾病,人们对它还是认识不足。
多数人认为,卒中是西方国家的
疾病,但目前在发展中国家,卒中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很多人因
高血压、吸烟、不良饮食习惯和缺乏锻炼,而使卒中
的发病危险增加。年龄增长和以往的疾病状况,如心脏疾病或短暂性的脑部缺血
发作,也会增加卒中的发病危险。
治疗效果越快越好
卒中是一种医学急症,采取紧急措施、拨打急救电话从而得到紧急治疗很重
要。如果能迅速识别症状并立即给予治疗,可降低后遗症的发生而取得成功痊
愈。卒中患者接受紧急、长期治疗越快,避免长期脑损伤的可能性越大。
卒中可因血凝块阻断脑血流所致(缺血性卒中),也可因血管破裂阻断脑血流
所致(出血性卒中)。卒中发生后,部分大脑组织会因为无法得到所需血液(及氧
气)而发生死亡。
缺血性卒中是最常见的卒中类型。任何曾发生过卒中的患者,再次发生卒中
和/或心脏病发作的危险会增高。缺氧和营养缺乏会使大脑神经细胞迅速死亡。卒
中发生后,这些神经细胞所控制的身体部位也会相应失去功能。这种影响可以是
永久的。因此迅速采取措施降低长期的生理和精神残疾很重要。
导致卒中的一些危险因素,如年龄和疾病家族史虽然无法控制,但有很多因
素可以通过生活方式的简单转变而改善。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有戒烟、体育锻
炼、降低体重、富含水果和蔬菜的健康饮食,或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控制高血压
等。但对某些患者来说,仅改变生活方式,并不足以降低再发卒中的危险。
大脑修复越早越好
卒中发病后恢复得如何以及恢复速度如何都取决于卒中的严重程度。卒中后
通常需要一段时间,在医院进行监测、检查,并开始采取措施预防再次发作。大
多数患者可能还需要康复治疗,从住院期间就开始,并直到回家以后,还要坚
持。
卒中发生后,随着大脑的自我修复,一些恢复过程会自然发生。在此之上,
康复治疗能够帮助卒中患者克服或适应部分脑损害引起的问题。因此,康复治疗
应该尽快开始。首先需要针对麻痹、运动障碍或四肢无力的患者,鼓励和改善他
们的活动能力。根据他们的严重程度,治疗可以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学习如何处
理日常生活,如果可能,还可以恢复到完全自理。
卒中后的病情进展通常发生在最初的几个月。然而,现在已经证实,进展可
以持续更长的时间,超过以前的想象,甚至持续几年之久。一些人因恢复速度慢
而灰心丧气,这可以理解,但保持积极的努力和集中精力非常重要。
得病后应保持身体“活跃”
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告诉记者,卒中每年会夺去500多万人的性
命,预计到了2015年每年死于卒中的人将会增加到670万。
而某人一旦发生了卒中,他再次发生卒中的机会可以是以前的9倍。大约15%
的卒中患者将会在一年内,因为动脉阻塞引起的进一步问题(如心脏病发作或再次
卒中)而死亡或住院。这种危险不会因为采取了自我预防措施而降低,所以坚持预
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体育锻炼在健康的生活方式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这可以使患者心理和生理
上都感觉更好。虽然卒中会限制患者的运动量和运动方式,但尽可能找到更多保
持身体活跃的方法,对于降低再次发生卒中的危险非常重要。除了建议改变生活
方式之外,患者也可以适当进行药物治疗,以进一步降低首次或再次发生卒中的
危险。每个人的情况都不相同,可能需要使用药物以便更好地控制上文描述的危
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和
糖尿病,这些都取决于个人情况。各种药物(如抗
凝药和抗血小板药)可以用来防止血液凝结,降低新发卒中的危险。
服用中成药能预防“中风”吗
经常可以看见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互相交换心得:只要多吃一点中成药就可以预
防中风,中成药是用药材制成的所以没有什么负作用。对于这种观念,专家给予
了反驳。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介绍,之前曾经做过一个调查,结果显示,
约有48%的人喜欢服用中成药来代替血管抗凝药,而在素有药食同源传统的广东
这一比例高达76%!王拥军表示,中药不能代替血管用药,只能作为辅助药使
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主任委员吕传真教授则指出,到目前为止,没有哪个
中成抗凝药能够拿出临床验证的相关证据,没有科学的数据支持。“不能否认中
成药的作用,但是这些中成药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数据。曾经有个产品将35味
中药材弄在一起,如此多的成分到底这个产品的有效成分是什么?”吕传真表
示,国内企业不愿意投入进行临床数据的验证也制约了中成药的发展和使用。而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董强表示,如果单纯从花费来说,他还是
建议消费者不要贸然使用一些中成药,从整体有效的花费来说,可能使用西药花
费更低。
链接
卒中患者对危险因素治疗不足
日前,赛诺菲-安万特支持的一项名为《降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保持
持续健康》的大型研究公布了结果。结果显示,患者发生卒中事件(中风)后,患
者对于发生危险因素的治疗是不充分的。患过卒中的患者,在一年内约有15%会
死亡或因血管阻塞导致的进一步问题(如心脏病发作或再次卒中)而住院。目前患
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减少血栓形成和用他汀类药物降低高胆固醇的治疗不足。同
时,专家呼吁应注意卒中与其他部位血栓性疾病之间的密切关系,一个部位的血
管病变,会大大增加其他器官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
卒中“预警”信号
最常见的症状是突然发生:
脸、手或腿无力或麻木,最常发生在身体一侧
讲话或理解言语困难
单眼或双眼视物不清
行走困难,头昏眼花,平衡或协调能力丧失
未知原因的严重头痛
降低卒中发生的措施
戒烟
吃富有水果、蔬菜和纤维素及低盐、低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健康饮食
坚持体育锻炼,每周5次,每次30分钟
保持健康的体重
避免过量饮酒
如果年龄超过50岁,定期测量血压
确保适当控制其他疾病,包括药物治疗(如糖尿病和高胆固醇)
下列因素增加卒中的危险
吸烟:吸烟使卒中危险加倍
高血压:增加卒中危险4到6倍
胆固醇水平升高:引起动脉狭窄,增加卒中(及心脏病发作)的危险
心脏病史:包括心脏病发作和房颤(心律不齐),或周围动脉疾病史(腿部血液
循环的问题)
糖尿病:良好地控制糖尿病可以降低卒中和心脏病的危险,这一点非常重要
肥胖/不良饮食/缺乏锻炼:11%的卒中是因为水果和蔬菜吃得少,缺乏运动使
卒中危险增加50%
饮酒:每天饮酒超过两次可能增加卒中的危险
种族:非洲人、亚洲人和非洲-加勒比海人,卒中危险较高
家族史:家族中有卒中病人者危险性增高。
年龄:卒中危险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65岁以上最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