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背痛是心脏猝死前兆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7:18:14    

 不少患者忽视胃肠或颈背不适等心脏
病发作前兆

  易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引发猝死

  6月23日下午,著名相声演员侯耀
文在家中突发心肌梗塞猝死,享年仅
59岁。噩耗传出,令人扼腕!加上半
年前辞世的相声大师马季,短短半年
时间,已有两位人们热爱的相声演员猝死,而夺走他们生命的杀手,竟然都是心脏病!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血管内
科主任吴同果说,50岁以后的男性本来就易患心源性猝死,如果到了这个年龄段
还不警惕身体发出的警讯,像以前一样一心工作、情绪变化大,加上近来天热睡
眠差,很容易诱发心脏病突然发作。

  50岁前男性患冠心病风险高于女性

  吴同果指出,美国每年有30万人死于突发性心脏病,我国则远不止这个数。
“从我国来看,冠心病的发病存在南北差异。”吴同果说,从临床上来看,广东
人60岁以后进入冠心病高发期,但是北方男性要早大约10年,也就是说,北方男
性从50岁开始,就应做好冠心病来袭的准备。在50岁之前,男性患冠心病的风险
明显高于女性,但如果长期高负荷工作,情绪紧张,睡眠不够,冠心病也可能提
前来袭,像笑星高秀敏。高秀敏、马季、侯耀文都因突发性心脏病去世,他们都
给大家带来了欢笑,但在众人开怀的背后,舞台下的他们面对的是独自承受的压
力和紧张,患上心脏病并不奇怪。侯耀文今年59岁,非常接近这个危险年龄,如
果一早开始重视并积极防范,也许可以避免这场夺命之灾。

  在冠心病中,有一种叫急性冠脉综合征,起病时就像敌人从背后偷袭,可表
现为心绞痛、心肌梗塞,也可能静悄悄无明显症状。吴同果说,很多急性冠状动
脉综合征患者,平时已经出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硬化斑块未破裂时比较光滑,
不会影响血液的运行,但是如果粥样斑块破裂、破损或出血,就会引起血管痉
挛,导致血栓形成,完全或不完全地堵塞冠状动脉,这时就会危及生命。“进入
冠心病高发年龄,有冠心病家族史,体形肥胖,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平时参
加体育活动少,工作太忙,或者以前有脑中风,都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因
素。”

  如何区分心脏病突发和其他疾病?

  吴同果说,最可怕的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时,一半患者症状并不典型,
不会感觉到明显的胸痛。其中有些表现为胸闷不适,有些表现为颈部或背部不舒
服。更多的患者会出现上腹部不适,胃口不好或者呕吐,还以为自己肠胃出了问
题,反复到消化科看病,吃消化药。等发现是心肌梗塞时,已经非常严重了。估
计侯先生发病前还是有症状的,只是不了解这方面知识,没想到是冠心病发作。

  如何区别胃肠不适和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吴同果说,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
并非无迹可循,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再加以警惕,还是可以预防的。急性冠脉综合
征发作时,不管表现在哪个部位,都是阵发性的,不适或疼痛时间不会太长,一
般短则几分钟,长则半小时;此外,急性冠脉综合征发作时,在刚开始运动或饭
后会表现得尤其明显,每天刚起床的时候,症状会更明显,发作频率也会更高。
很多人以为不适感很快过去,就表示自己没事,殊不知,一次次置之不理,等到
冠心病骤然来袭,想躲都躲不开了。

  天热易烦躁或致突然发病

  据侯先生的家人说,出事前从没想过他有心脏病,也没发现什么异常症状,
只是觉得他工作非常忙,活动特别多,整天连轴转,很少有时间运动。对此,吴
同果提醒说,没发现症状并非没有症状,很可能侯先生之前已经出现不适,只是
没意识到是冠心病突然发作而已。一般来说,秋冬季节是心脑血管意外的高发季
节,而天气酷热的时候也得小心,因为这时出汗多,没及时补充水分会导致血液
黏稠,天气太热易招致心情烦躁而休息不好,这些都是突发心肌梗死的危险因
素。

  一般来说,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人群出现下列症状须引起注意:

  1.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出现胸骨后或心前区闷痛,或紧缩样疼痛,并向左肩、
左上臂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后自行缓解者。

  2.体力活动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自行缓解者。

  3.出现与运动有关的头痛、牙痛、胃痛、腿痛或用力排便时出现心慌、胸
闷、气急或胸痛不适者。

  4.饱餐、寒冷或看惊险片时出现胸痛、心悸者。

  5.熟睡时突然胸痛、心悸、呼吸困难者。

  6.夜晚睡眠平卧时,感到胸闷憋气,需要高枕卧位方感舒适或立即坐起、站
立方能缓解者。

  7.听到周围的锣鼓声或其他噪声便引起心慌、胸闷者。

  8.反复出现脉搏不齐,不明原因心跳过速或过缓者。

  “六法宝”抵御冠心病猝死

  冠心病是一种老年退行性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为了避免冠心病猝死,专
家建议患者采取六大预防措施,抵御冠心病猝死。

  1.保持情绪稳定。要避免情绪激动、精神紧张,以免内分泌功能增强而引起
心肌突然缺血。

  2.少抽烟少喝酒。研究证实,在心脏病死亡中有21%是由吸烟造成的。每天吸
1~14支烟的人,死于冠心病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67%;每日吸25支烟以上者,
则死亡危险性要高出3倍。冠心病患者少量饮酒可减少发病危险,但一定要避免过
量饮酒,每天饮酒量应控制在白酒50ml左右,或红酒100ml左右,如果是啤酒,应
控制在300ml以内。

  3.保持理想体重。医学家们发现,如果超过标准体重20%,则冠心病突发的危
险性增加1倍。因此,超重过多特别是肥胖者,颇有减肥的必要。

  4.治疗高血压。高血压不仅可因突然发生中风而导致猝死,同时也会增加
“心脏猝死”的危险。

  5.降脂降糖。血脂(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增高是发生和加重冠心病的重要原
因,故不宜吃富含高胆固醇食物和易使甘油三酯升高的高糖食物,发现血糖和血
脂偏高,要积极服药降低。

  6.防止便秘。大便秘结排便时增加腹压影响心脏,诱发冠心病急性发作,故
平时应多吃水果和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及蔬菜,以保持大便通畅。 (文/记者雷坤
通讯员崔艳玲)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