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岁重症女孩自行打针6年省钱针头反复用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7:18:47    

 11岁的胡薇是一个爱笑的女孩。

一说话,她的嘴角就会自然地微
微上扬,露出天使般可爱的小酒窝,
晶莹透亮的眼睛更不时会笑得眯成一
条线——虽然这些年来,先天性糖尿
病折磨得她日渐消瘦,但她阳光般的
笑容却从未改变。

6岁学会给自己打针胡薇家住江北区下石门237号,目前就读于滨江小学5年级1班。

胡薇的母亲赵纯华告诉记者,女儿5岁时突然发生晕厥,送医院后被查出竟患
有先天性糖尿病。当时,医生悲观地预计,胡薇最多还有十几年的生命,若想根
治病情,只有等待特效药的诞生。

对于胡薇来说,更不幸的是,年幼时父亲离开了她和母亲,而母亲下岗后仅
靠帮人守茶馆、摆小摊,勉强维持生计。胡薇说,母亲留给她印象最深的话就
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要控制病情,就得打针注射胰岛素,每天早晚各一针。赵纯华说,女儿发病
后的半年都是她给女儿打,但有一天自己因在外忙碌回家太晚,当她进屋时,看
见女儿竟咬着牙,拿着针管对着自己的胳膊扎,小胳膊上已留下了好几个针眼和
血点。

“我当时心酸得直掉泪……娃儿反而安慰我‘不要哭’,说她自己学会打针
就不用我操心了……”从那天开始,给自己打针就成了胡薇分内的事——而那
时,她才刚满6岁。

“长期注射身体某一处,那里的血管会暂时僵硬、肿包,但胳膊硬了我打大
腿,大腿硬了我打屁股。”胡薇俨然一位老练的护士,笑嘻嘻地对记者说。

为省钱针头反复用

患了糖尿病必须每天坚持注射胰岛素以控制病情。为减少开支,原本一次性
的针头,胡薇每支都要使用6次后才扔掉。为防止感染,用过的针头她都要消毒后
保存。

“7支针头要19.5元,平均一支2.8元,如果不节约,一天光针头就要花5.6
元。我节约着用,一年能省1700多元。”胡薇的数学算得飞快,脸上露出得意的
笑。

胡薇母女住在仅仅20平方米大的小屋内,一个衣柜隔开了母女的床,是胡薇
主动提出分床睡的,母亲至今不明原因。“因为有时晚上痛得要命,我不想让妈
妈看见伤心。”小胡薇悄悄地告诉记者。

现在的学校各种兴趣特长班越来越多,胡薇一度希望报名学习电子琴。然
而,一台最便宜的电子琴也标价近千元,几乎是母亲两个月的工资。最后,胡薇
花20元买了支葫芦丝。


笑着过好每一天

现在,胡薇她最喜欢用葫芦丝练习吹奏韩剧《大长今》的主题曲《希望》,
这是她最喜欢的电视剧和歌曲。胡薇说,剧中主人公的坚强和善良,是她的追
求,而歌词中的砺志情怀,更是时时刻刻感染着她……

“虽然有时候,我想到医生说的‘只有十几年的生命’的话,也会害怕离开
妈妈,但我会和妈妈过好每一天,笑着等待特效药的诞生。”小胡薇说,这是她
最大的心愿,她相信希望一定能实现。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