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izabethSelvin,Keattiyoat
Wattanakit,MichaelW.Steffes,
JosefCoreshandA.Richey
Sharrett
糖尿病患者中周围血管病变
(PAD)的发生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
倍,PAD是糖尿病患者以后冠心病发病
率和死亡率的预示。糖尿病患者慢性
高血糖会引起动脉硬化和随后的大血管事件,包括PAD,但是这种关系目前还有争议。糖化血红蛋白是评估长期血糖控
制的指标,经常用于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监测和指导临床治疗。由糖化血红蛋白评
估的慢性高血糖是糖尿病相关的微血管并发症的肯定危险因素。最近研究表明糖
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可能与大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风,PAD)有关。
目的:从社区动脉硬化危险人群(ARIC)研究中选取成年糖尿病患者,评估糖化
血红蛋白和周围血管疾病(PAD)的关系。第二个目的是研究严重的、有症状的
PAD疾病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联性是否比用低踝肱指数比(ABI)确定的PAD的关联
性强。
研究设计和方法:这是一项前瞻性研究,有1894例ARIC的2型糖尿病患者,将ARIC
的第2次随访(1990-1992)作为基线,随访这些患者一直到2002年。记录随访期
间发生的PAD事件,评估糖化血红蛋白和PAD事件的关系。PAD事件通过间歇跛行、
因PAD住院或低ABI(<0.9)来定义。
结果:平均随访9.8年,间歇跛行的发生率是2.1/1000人年(n=41),因PAD住院
的几率是2.9/1000人年(n=57),在ARIC随访第3次和第4次低ABI的发生率是
18.9/1000人年(n=123)。在排除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后,糖化血红蛋白和第二分
位的患者患严重的、有症状的PAD疾病危险率更高。糖化血红蛋白处于第三分位的
患者与处于第一分位的患者相比,因PAD住院的相对危险度比4.56[1.86?11.18]
(p<0.001),低ABI的相对危险比是1.64[0.94-2.87](P=0.08)。
结论:我们发现成人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和PAD之间具有肯定的、分等级的,
独立的关系。这种关系在与微血管功能不全有关的临床(症状性)PAD中比低ABI
的更强。我们的结果显示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可能充分的减少PAD的危险
性。DCCT和UKPDS分别对对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显示血糖控制与微血管
疾病的关系比与大血管疾病的关系强。这可能是小血管对慢性高血糖引起的病理
变化比大血管更为敏感。此外,有些假设阐述一些心血管(大血管)疾病可能是
由微血管疾病组成的。UKPDS研究表明,严格的血糖控制与传统治疗组相比PAD事
件(因AD截肢或死亡的事件)下降,然而,由于这个试验发生PAD事件的例数少,
这个结果没有显著性差异(35%危险下降[95%可信区间18-64])。
在我们的研究中,糖化血红蛋白与低ABI和临床PAD(截肢/血管再生过程和间
歇跛行)有关。糖化血红蛋白与临床(症状性)PAD关系比与单纯低ABI诊断的PAD
关系更强。这与糖化血红蛋白和微血管疾病的关系比大血管疾病的关系大的临床
数据是一致的。低ABI反应的是远端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和闭塞,并且是冠心病事
件的重要危险因素。然而,截肢和下肢血管再生可能反应的是微血管疾病引起的
肢体缺血的症状,事实上,还包括神经病变、皮肤溃疡和多数截肢后溃疡不能愈
合。我们认为,结合临床定义的PAD事件比单纯靠低ABI定义的PAD事件与糖化血红
蛋白的关系更强,因为低ABI不能反映微血管因素。
摘自:DiabetesCare29:877-882,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