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碱平衡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理念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7:31:01    

 在人类生命漫长的进化过程中,
人体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呈弱碱性
的内环境。

正常人的体液是呈弱碱性的,其
中血液的pH值(酸碱度)为7.35—
7.45,胆汁的pH值为7.4,胰液的pH值
为7.8—8.4,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原
生质即原浆的pH值为7.6—8。这种pH
值的恒定现象,叫做酸碱平衡。但是这部分人只占总人群的10%左右,一般初生婴儿都属于弱碱性体液。由于现代人
的不良饮食习惯,导致摄入酸性食物过多,于是人体原来的弱碱性体液就逐渐地
变成了弱酸性体液。更多的人血液的pH值是在7.35以下,致使人体处于健康和疾
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医学上称为酸性体质者。人体体液偏向酸性时,细胞的功
能就会变弱,人体的新陈代谢就会减慢,废物就不易排出,肾脏、肝脏的负担就
会加重,所以酸性体质者经常会感到身体疲乏、记忆力减退、腰酸腿痛、四肢无
力,还会出现头昏、耳鸣、失眠、腹泻、便秘等症状。如果不注意改善,当酸性
物质在体内越来越多时,由量变引起质变,就会产生各种疾病。当人体血液的pH
值低于中性7时,就会产生重大疾病,血液的pH值下降到6.9时,就会变成植物
人,如果血液的pH值只有6.8—6.7时,人就会死亡。有医学研究表明,癌细胞最
适宜生存在PH值为6.85—6.95的弱酸性环境中。酸性体质的人容易患癌症,其中
一个关键因素就在于酸性体质者的体液是癌细胞的温床,酸性体质十分有利于癌
细胞的生存、转移和扩散。与之相反,碱性体质能够有效地抵抗癌症,癌细胞无
法生存。绝大多数的癌症、高血压、高脂血症、痛风患者等都是酸性体质。有科
学家认为:人类酸化与免疫力低下有关,人们得病是酸性体质造成的。也有科学
家认为: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世界著名的日本医学专家筱原秀隆博士更是提
出:人体体液的酸化是万病之源。

  人体体内产生酸性物质有两方面的原因:从食物中获得的蛋白质、脂肪、碳
水化合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酸性物质。食用酸性食物,经过胃肠消化吸收后,
进行新陈代谢的最终产物也是酸性物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而带
来的餐桌上的鸡、鸭、鱼、肉、大米、白面、白酒、白糖等都是属于酸性食品,
由于人们缺乏科学的饮食知识,过量地食用酸性食品,当酸性物质超过了人体自
身的调节能力,或者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能力受到影响时,酸碱平衡被打破而
造成酸性物质的积累,这样就变成了酸性体质。由人身体酸性化所引起的疾病大
致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1.强酸与钙、镁等碱性矿物质结合为盐类,即固体酸性物,从而导致骨质疏
松症等疾病。

  2.强酸或酸性盐堆积在关节或器官内引起相应炎症,导致动脉硬化、肾结
石、关节炎、痛风等疾病。

  3.酸性废弃物堆积,使附近的毛细血管被堵塞,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糖尿
病、肾炎及各种癌症。

  4.胃肠酸性物质过多引起便秘、慢性腹泻、尿酸、四肢酸痛,胃酸过多导致
烧心、反酸、胃溃疡等。

  食物除了能够满足人体对营养的需求以外,还具有调节血液和体液酸碱度的
重要作用。人们在摄取食物时,要做到酸碱平衡,就要知道食物的酸碱性。那
么,如何判定食物的酸碱性呢?在日常生活中,有人说橘子酸酸的,怎么会属于
碱性食品呢?其实,食物的酸碱性,并不是凭口感来区别,而是要看食物在人体
内经过代谢转化后,最终的代谢产物是呈酸性还是呈碱性。如果食物代谢后所产
生的磷酸根﹑硫酸根﹑氯离子、磺离子等较多时,就容易在体内形成酸,产生酸
性反应,那么这种食品就属于酸性食品。如果食物代谢后所产生的钾离子﹑钠离
子﹑钙离子﹑镁离子等较多时,就容易在体内产生碱,形成碱性反应,那么这种
食品就属于碱性食品。所以,含有磷、硫、氯、磺等元素的食品一般为酸性食
品,如肉类、面粉、谷物、蛋类、禽类、鱼类、食用油、酒类、糖类等。而含有
钾、钠、钙、镁等元素的食品一般为碱性食品,如蔬菜、水果、豆制品、乳制
品、裙带菜、海带、魔芋粉、藕粉(纯)等。需要指出的是,具有酸味的食品不
一定是酸性食品。橘子含有较为丰富的钾,所以不是酸性食品,而是碱性食品。
常见食物的酸碱性可分为六种情况:

  1.强酸性:酸乳酪、鱿鱼、米糠、麦糠等。

  2.中酸性:鸡肉、蛋黄、猪肉、牛肉、鲤鱼、鳗鱼、鲔鱼、鱼卵、章鱼、泥
鳅、干贝、牡蛎、蛤蜊、白酒、燕麦、荞麦面、花生、紫菜等。

  3.弱酸性:大米、面粉、大麦、面包、乳酪、奶油、油炸豆腐、蚕豆、豌
豆、鲍鱼、虾、啤酒等。

  4.弱碱性:牛乳、蛋白(蛋清)、豆腐、扁豆、黄瓜、茄子、洋葱、罗卜、
南瓜、竹笋、地瓜、苹果、橘子、柿子、梨、西瓜、葡萄、葡萄酒、咖啡、茶叶
等。

  5.中碱性:香菇、菠菜、白菜、大豆、红豆、芋头、莴笋、胡罗卜、百合、
马铃薯、香蕉、栗子、草莓等。

  6.强碱性:裙带菜、海带、魔芋粉、藕粉(纯)等。

  医学界把疾病分为三类:食源性疾病、药源性疾病和医源性疾病。其中食源
性疾病是源头,因为人们患了食源性疾病以后就要进行治疗,难免又会造成药源
性疾病和医源性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表明,人类只有1/3的人是自然死
亡,另有1/3的人是药源性死亡,1/3的人是医源性死亡。美国已经决定用15年时
间把1/3的内用药改成外用药,就是透皮吸收。很巧,中国灸就是经皮给药透皮吸
收的。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入食物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等致病因子所造
成的疾病。药源性疾病是指由于药物作为致病因子,引起人体功能或组织结构损
害,并具有相应临床经过的疾病。医源性疾病是指由于医护人员的诊断、治疗或
预防措施不当而引起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信息表
明,全球每年发生食源性疾病的病例达到数十亿例,即使在发达国家也至少有1/3
的人患食源性疾病。可见合理饮食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使人体达到酸碱平衡,使
血液和体液维持在弱碱性健康状态,就必须用碱性食物来调整。由最基本的化学
常识可以知道,一个碱性的体液环境有利于中和、清除体内的酸性代谢物,使氧
化分解过程得以顺利地进行,从而可以使人体不断地获得所需要的营养。所以科
学的饮食方式应该是酸性食品与碱性食品相互搭配。若想拥有一个健康的体质,
就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简单地说,就是通过多吃碱性食物、少吃酸性
食物能够直接纠正酸性内环境。那末,哪些食物最能够改善体内的酸性环境呢?
裙带菜可以说是碱性食物之王,其次是海带,多吃一点裙带菜、海带能够很好地
纠正酸性体质。所以平时感到劳累、疲乏、浑身酸痛的时候,不妨吃一点裙带
菜、海带。有研究表明:裙带菜、海带等海藻类食品,能够有选择地清除人体体
内的汞、镉、铅等重金属致癌物。酸性体质是人体大量摄入高脂肪、高蛋白、高
热量食物的结果,平时尽量少吃这些食物,或者把这些食物和碱性食物搭配在一
起,比如炖肉时放一些海带,烧牛肉时加一些萝卜等。除此以外,还必须解决水
的酸性化问题,才能从根本上保障人体的健康状态。天然矿泉水是呈弱碱性的,
而且含有丰富的钾、钠、钙、镁等元素,经常饮用天然矿泉水是一个很好的选
择。只要人们能够相信科学,养成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合理地摄取营养,并做
到酸碱平衡,就一定会减少疾病,确保身体健康。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