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 EASD联合发表最新2型糖尿病治疗路径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7:32:14    

 继去年成功访华之后,欧洲糖尿
病(专题访谈咨询)研究学会(EASD)
于今日再次来到中国,将欧洲糖尿病
学会(EASD)和美国糖尿病联合会
(ADA)的最新学术动态和中国的专家们
一起分享。三百多位全国知名的内分
泌、心脑血管专家来到现场参加了会
议。

来自全国12个城市的两千多名专科医生也通过视频直播参加了此次业界规模盛大的学术会议。

会议上,由美国糖尿病联合会(ADA)和欧洲糖尿病研究学会(EASD)两大权威
学会联合发表的关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共识中所提出的治疗路径引起了各位专家的
关注,成为会上的热点。该治疗路径是两大权威协会首次在控制高血糖的策略中
推荐具体的降糖药使用先后顺序。

对于一贯严格遵循循证医学证据的ADA和EASD而言,该治疗路径的出现标志着
在2型糖尿病药物治疗上有了一个由循证医学数据来支持的临床药物治疗方案,这
将对今后高血糖治疗的每一步起到细致和具体的指导作用。目前,该治疗路径已
经被2007年版的ADA糖尿病指南所采用。预计将对全世界各国的指南产生积极的影
响。

最新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解读1:

治疗初期,生活方式干预同时就应该使用二甲双胍

此次EASD和ADA共识突破了传统指南中2型糖尿病治疗的流程,把二甲双胍推
荐为与生活方式干预共同开始的一线治疗药物,建议新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应当在
采取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应用二甲双胍。这是因为指南的指定者已经认识到:生
活方式干预不能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

增加糖尿病发生危险的环境因素主要为导致肥胖的营养过剩及久坐不动的生


方式。专家指出,减重可以改善血糖控制,减重和运动也改善了心血管疾病
(CVD)的危险因素,如血压和脂质异常。以促进减重和增加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生活
方式干预,应该始终是糖尿病管理的一部分。

然而专家同时指出,生活干预很难长期坚持,特别是在当今物质水平高、生
活节奏快和精神压力大的生活状态下,现代人更难以通过生活方式的干预来改善
高血糖的问题,而体重的重新增长也更加限制了生活方式对控制血糖长期、有效
的干预。此外,2型糖尿病是个进展性疾病,β细胞功能将随着疾病的发展而产生
进行性衰退,因此,大多数病人在初始治疗阶段需要增加药物治疗。

最新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解读2:

治疗过程中,二甲双胍将作为一线治疗药物贯穿全程

选择降糖药物要考虑药物本身特点,包括:降糖效力;安全性、副作用、耐
受性、依从性;病人负担、费用;降糖外的作用等。综合平衡多方面因素后才作
出最适当的选择。

二甲双胍是经历了50多年的临床使用被证明是安全的、具有良好降糖效果且
对体重无影响的药物。此外,二甲双胍还兼具心血管保护作用。经典的UKPDS研究
(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和对多个随机分组、对照性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二甲
双胍能更有效地改善大血管病变发生的危险性。从安全性而言,二甲双胍单药治
疗不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胃肠道副作用,但通过指导调节
剂量可以有效避免。

因此,对于同时具有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高危险性的2型糖尿病患者,二甲双
胍通过降糖,改善胰岛素抵抗和其他目前尚不清楚的机制对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
具有双重保护的作用,是目前最为理想的首选降糖药物。

同时,该药物还有明显的价格优势,是目前唯一的兼顾疗效、费用及安全的
降糖药物,适合于在更广泛的人群中应用。因此,几乎所有糖尿病治疗指南均将
二甲双胍推荐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一线用药。在ADA高血糖的最新治疗路径上,二
甲双胍更是从治疗初始一直持续使用到治疗的最后一步。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糖尿病中心主任纪立农教授
分析说:“共识之所以不选择磺脲类、噻唑脘二酮类(TZDs)作为高血糖起始治
疗,是综合考虑了药物疗效和安全性以及药物是否已有独立于降糖作用之外的心
血管保护作用的循证医学证据。

首先,磺脲类、噻唑脘二酮类药物目前尚没有明确改善大血管并发症的循证
医学证据。其次,磺脲类药物降糖效力虽与二甲双胍相似,但其低血糖的副作用
会在初诊的糖尿病患者中表现得更为突出,特别是在老年人中。

再次,磺脲类治疗后常见体重增加,不利于已经处于超重和肥胖状态的2型糖
尿病患者的体重控制。胰岛素增敏剂噻唑脘二酮类药物属于新的一类降糖药。在
最近发表的以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为对治疗对象的ADOPT试验中,噻唑脘二酮类药
物与磺脲类药物和二甲双胍相比显示出较好的长期维持血糖控制的能力。但今后
该类药物在指南中是否被推荐作为高血糖起始治疗的药物尚有待从药物疗效,心
血管保护作用、安全性和费用等方面综合考量后才能决定。”

最新2型糖尿病治疗方案解读3:

最终治疗方案---强化胰岛素+二甲双胍±格列酮类

选择胰岛素与二甲双胍进行联合治疗,是因为两者在作用机制上有协同作
用。该方案在临床研究中已经被证实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胰岛素和口服药联合治疗
的方案。首先,胰岛素直接补充外源性胰岛素。二甲双胍则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
性、减少肝糖输出起到相应的作用。其次,二甲双胍与胰岛素的联合使用可以减
少胰岛素导致体重增加的趋势。

此外二甲双胍还可减少心血管疾病(CVD)危险性,降低大血管病变发生的危险
性。在强化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一种以上的口服药物治疗方案,从费用和
效益上比较尚未得很好的评估。对于一些有严重胰岛素抵抗而需要大量注射胰岛
素但血糖控制仍不满意的患者,可考虑加用胰岛素增敏剂格列酮类药物。

大会主席,解放军总医院潘长玉教授强调说:“EASD和ADA共识是属于建立在
循证医学证据和专家共识基础的一级指南,在国际糖尿病界起到指南的推动作
用,相信在今后各个机构制定的糖尿病指南中,该共识中所提出的2型糖尿病高血
糖治疗路径将会被广泛采用。”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