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与抑郁是一对难兄弟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7:37:31    

 临床常遇很多失眠之症,往往久
治不愈或反复发作。按照中西医传统
法则治疗,见效不显,即使初时有
效,但随之又复失眠。究其何因?乃
因当今社会竞争激烈,生活中经常发
生创伤性事件;或因年龄之故,青春
期、更年期、老年期以及各种躯体疾
病等导致忧思过度,夜眠不安,引发
焦虑症、抑郁症,这种失眠则属难
治。据最近一项在欧洲的调查显示:66%的女性、34%的男性患有失眠症,其中39%的
人,失眠症状较严重。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方在快速前进,影响睡眠的因
素也在随之增加。今年“世界睡眠日”,我国的主题是“健康睡眠进社区”,突
显了政府对全民健康的关注。因为健康的三大法宝是:睡眠、饮食(合理)、运
动。而睡眠又是第一位的。

睡眠状态分两种:快波睡眠是浅眠状态,大脑活动处于清醒状态;慢波睡眠则是
深层的睡眠。健康的人,在晚上大约以90分钟为周期,反复出现快波睡眠与慢波
睡眠。每个人到底需要多少时间睡眠?一个人在白天很有活力、很有精神,那就
表示这个人已得到充分睡眠。一般来说,新生儿每天睡17-18小时;1岁时每天睡
13-14小时;4岁时每天睡10-12小时;10岁时每天睡9-10小时;20岁后每天睡7.5-
8小时;65岁每天睡5-6小时。老年人并非可以少睡,而是老年人睡眠的机能下
降,睡眠变浅,其实老年人和年轻人一样需要足够的睡眠。

西医对抑郁症的发病机理有很多假说,现被广泛接受的是神经递质假说及神经递
质受体假说。1、神经递质假说:该理论的核心理念是神经细胞突触间隙的单胺类
神经递质(NE、5-HT、DA)减少,引起生理或心理功能紊乱,表现为复杂多样的
三大综合征,而失眠症状是第一主诉。2、神经递质受体假说:当突触间隙神经递
质减少,会代偿性引起后膜β-受体上调,引发抑郁。

西医治疗抑郁的药物种类繁多,药物用途多样,根据药物作用途径的不同,大致
可以分为三大类:1、阻断单胺氧化酶对递质的破坏。2、阻断递质的再摄取。3、
拮抗受体。这三大类药物均与神经递质(NE、5-HT、DA)有关。但直到今天为
止,人脑中究竟何种神经递质缺少还不能测定,所以在药物的应用上尚有一定的
盲目与不确定性。抗抑郁药物最早由上世纪五十年代的三环类(TCA)开始至今已
有半个世纪,药物种类虽多,但疗效尚不够理想。否则欧洲一项失眠情况的调
查,不会有那么高的发病率,美国也不会迄今有17.1%的人患有抑郁症而在终身服
药。

我国古代中医名家刘河间老先生说得好:“古方新病,不相能也”!即是说:古
代的治病方法,对当今社会新发生的疾病,是不能取得疗效的!笔者对抑郁症患
者的失眠,运用中西医结合的理念,取得快速、有效的疗效。尤其是因为躯体疾
病因素的患者,例如各种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各种胃肠病等造成心理压力过
大,导致严重失眠,引发抑郁症。躯体疾病与抑郁症形成恶性循环,如单一的治
疗躯体疾病或抑郁症,效果肯定不佳,运用中医治病的整体观出发,进行辨证施
治。用二病同治的方法,可取得良性互动,通常1-2周内即可恢复正常睡眠,抑郁
症亦是可以治愈的。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