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心脏的保健 “零存整取”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5:26:05    

 

  秋季,为何心脏病多发?

  俗语说:一阵秋雨一阵寒。季节变换、天气转凉,医院心血管病人开始增多。

  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塞多发期有明显的季节特点,高峰期在秋冬两季。那么,为什么入秋后,心脏病人也进入了多事之“秋”呢?这是因为,气候是心血管功能的晴雨表,心血管疾病发作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首先,气温下降使人体耗氧量增加,为维持正常的体温,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心率增快,心脏的负担也就增加了。

  其次,天气变冷能使血流缓慢,从而影响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同时使血液粘稠度增高,易于形成血栓。空气寒冷还能诱发冠状动脉的收缩甚至痉挛,直接影响心脏本身的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塞。

  此外,温差的变化,可使人机体免疫细胞倦怠,抵抗力下降,易导致呼吸道感染,影响肺部通气功能,使心肌相对缺氧,也是诱发心脏疾病的常见因素。

  用好护心宝典才会开开心心

  饮食有节

  低脂饮食,高血压患者应低盐。高血脂是血液中的隐形杀手,故应少吃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如内脏、蛋黄、鱼卵、蟹黄或奶油等。

  肉类宜选用鱼类及去皮家禽。不要吃禽皮,因为禽皮含脂肪高。炒菜时,多用含不饱和脂肪酸高的植物油(如豆油、橄榄油),少用含饱和脂肪酸的动物油(如牛油、猪油)。

  五谷、蔬菜、水果类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多,在不提高血脂的情况下,能供给人所需要的全部热量,故而不妨多吃点糙米杂粮、豆类、胡萝卜以及绿叶蔬菜和苹果、梨、香蕉等水果。当然,低脂不是无脂。一点肉不吃也是不科学的。从营养角度来说,脂肪层也是心脏的必要保护层。

  要戒烟、限酒。烟里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血管壁细胞,促成动脉硬化。不宜整天“对酒当歌”。可适量饮用绿茶和少量红葡萄酒。应注意避免过度饱餐,吃得太饱,胃肠道大量吸收营养物质,如脂肪、胆固醇等,增加血液粘度,诱发心脏病发作。

  情绪有度

  入秋后,老人发生血管疾病特别多,这固然和天气有关,情绪因素同样不容忽视。古人早就注意到人的情绪和健康的关系,认为养生中养神为首,“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中任何一种都不能失调。

  有人对正在发脾气者的心脏进行过测试,发现这时心跳急剧加快,血压骤升,耗氧量倍增。心脏不太健康者,在暴怒之时骤然停跳送了性命的报道并不少见。由此可见,人在情绪极度兴奋时,对心脏的危害非常之大。不仅如此,任何恶劣的情绪,如极度紧张、焦虑、悲痛或忧愁等,均会危及心脏的健康。所以,对于心脏病人,要学会减轻压力与宽松精神,正确对待各种精神或环境的应激事件。保持平和心境,节制情绪变化,喜怒有度,切忌大喜、大悲、大怒。

  运动有道

  人体在运动时,全身各个器官都得到了锻炼,其中受益最大的是心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增加肌肉与血管弹性,并能使血液中的胆固醇下降。应因人而异来选择运动,如老年人可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身强力壮的年轻人,选择就更多了。对于住高楼的人,爬楼梯也是一种锻炼身体的好办法。应当注意的是,心脏病人运动亦不能过量,否则反而会加重症状,应以没有疲乏、自我感觉良好为度。

  起居有律

  秋季变化无常,人体生物钟节奏易遭破坏,使生理功能失调。生物钟的准确性,受到生活规律的影响,所以要按规律生活,起居有常,早睡早起,定时就餐,按时排便,活动有序,生活有节,以保证生物钟节奏正常运行,使生理活动处在最佳状态。通宵不睡,劳作无度,血管壁会一直处在收缩的状态下,渐渐就会僵化,失去弹性,容易动脉硬化。我们不妨把心脏保健比做“零存整取”:“零存”就是有规律的生活,“整取”则指心脏的健康;只有按时按量地“零存”,才能“整取”到心脏长久的健康!

  总之,在气候变换的多事之“秋”,只有大家多关心自己一点,才能远离“心”病,做个“好心”人!


  心脏病可能“不痛不痒”

  患了心脏病,不一定痛,或痛在别处。如何能够及早接收这类心脏的求救讯号呢?

  在电视剧里,常会看到最典型的一幕:一个人突然痛苦地以手掌或握拳,捂住前胸。事实上,不只胸痛是心脏病发的前兆,还有更多容易忽略的症状,必须警觉,才能安心保命。主要症状是:

  痛感转移

  心脏病,不只是胸痛。皮肤受伤,痛在伤处,但心脏引起的痛可以转移。心脏病发作,有时因为痛的位置靠近横膈膜,会往下转移,以上腹痛表现。

  不过,肚脐是分界点,心脏病很少痛在肚脐以下,所以下腹痛一般不是心脏病。心脏病也会往上转移,大部分出现下颚痛,较少出现上颚痛;出现颈部痛,有时会到后颈部,但几乎不会痛到头顶。有时也会痛到上背部,或沿着手臂内侧出现酸痛症状。正是因为转移痛的部位不一,有些病人因下颚痛,跑去看牙科;喉咙痛,跑去看耳鼻喉科;后颈痛,跑去看神经科;手臂痛,跑去看骨科……往往拔了牙,吃了胃药,情况不见好转,才发现原来是心脏病作怪!

  呼吸困难

  一项针对4万多个心脏病人的研究发现,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在没有胸痛的情况下,因为心脏病发作被送进医院。而没有胸痛的心脏病人,死亡率比一般心脏病人高出两倍,部分原因就是前者症状不典型而容易被忽略,延迟了就医时间。

  尤其一些同时合并有糖尿病的心脏病人,因为糖尿病会产生神经病变,常有无痛性心肌梗塞,病人可能突然气喘起来,但没有胸痛。遇到这种情况,应当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

08080251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