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提质请你“把脉开方”》追踪:今天市一院启动“夜门诊”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7 15:37:13    

 本报讯(记者刘伟)“从9月11日开始,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将正式启动‘夜门诊’,方便市民在晚上及时就诊。”昨天下午,石家庄市第一医院院长闫纯锴向记者透露了这一好消息。本报读者所关注的“上班族就医需要‘夜门诊’”问题有望缓解。

■“夜门诊”涵盖多个科室

“我们一直在关注《燕赵都市报》与石家庄市卫生局联合发起的向市民征集‘医院人性化服务金点子’活动,并随时研究市民在征集活动中所反映的就医问题以及‘市民出招’的可行性。”据闫纯锴介绍,本报报道的“上班族就医需要‘夜门诊’”问题引起了市第一医院的高度重视,“既然患者有这方面的就医需求,医院就应该及时满足。”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曾就相关问题做过一些调研、准备,在此基础上,医院决定立即行动———今天正式启动“夜门诊”,满足病人预防医疗保健、康复等方面的需求。

据悉,“夜门诊”的开诊时间为周一至周五的17:30至21:00;开设“夜门诊”的科室包括心血管、大内科、大外科、医疗整形美容中心、骨科、妇科、儿科、耳鼻喉科、口腔科、眼科、皮肤科、康复医学中心等。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还对“夜门诊”出诊人员条件做出了明确要求,由中级职称及以上人员坐诊,有条件的科室尽可能专家出诊。门诊人员必须提前10分钟到岗,做好准备,保证按时开诊,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迟开诊时间。

■提供私密性就诊空间

此外,本报读者近日关注的“患者隐私保护”问题也引起了石家庄市第一医院的重视。“妇产科做到男士止步、规范叫号”等本报读者献出的“好点子”,也将实现。

同时,该医院要求,为保护病人的隐私权,各诊室应为病人提供私密性就诊空间。根据市民需求,医院将在门诊大厅、诊室周围等处为患者提供休息座椅、开水、一次性水杯等,并在显要位置悬挂、张贴服务导示信息、专家介绍及出诊时间表,增设卫生科普知识宣传栏等。此外,该医院已在全院各病区实施“两项承诺”,即“静脉输液穿刺一次成功,做不到者当场退还患者输液费5元;护士实行走动式服务,白班不出现叫液现象(液体走空),做不到者当场退还患者相应级别护理费。”

随着本报、石家庄市卫生局联合向市民征集“医院人性化服务金点子”活动的持续进行,本报读者反映的一些问题、献出的多条妙计已引起市卫生局、多家医院的高度重视,相关问题有望得以解决。

一杯水,温暖了一次就医经历

患者希望畅通医患沟通渠道

本报记者刘伟

越来越多的市民加入到本报、石家庄市卫生局联合发起的向市民公开征集“医院人性化服务金点子”活动中。继“患者隐私保护”、“医院硬件服务软肋”之后,“优化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服务态度”成为了读者热线关注的新焦点。正如一位市民所说:“如果在看病时能够看到医生的笑脸,那患者因为担心病情而不安的心会得到莫大的安慰”。人性化服务,对医护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就医遭遇

镜头一:专家诊室唱“空城计”

省会汪女士因患皮肤病到一家医院就诊,还特意挂了专家号。来到皮肤科门诊后,她却发现专家诊室大敞着门空无一人,汪女士询问其他诊室的医生到哪里去找专家号医生。“其他诊室的医生只说让我等着,可我在专家诊室等了几分钟也没有见医生来。”又过了一会儿,一位医生才从专家诊室里屋走了出来。”汪女士这才知道,原来自己和那位医生之前只有一门之隔,只是里屋的门一直紧闭着,她根本没想到里屋有人。

当事人心声:既然当班,医生就应该在诊室等待患者,总不能让患者挂号后到处找医生吧,这显然缺少责任心。

镜头二:看病看得糊里糊涂

省会常先生日前因胃疼、呕吐,到一家医院诊治。医生简单地问了问相关情况后,就给常先生开出了药方,催促其去拿药。“大夫,我这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以后如何预防?”除了拿药,常先生更想多了解一些防病治病注意事项。“问那么多没用,吃了药自然就好了。”医生有些不耐烦。“怎么会没用?如果对防病知识一无所知,那下次还有可能患这种病?”在常先生再次追问下,医生才告诉他除了用药外应该注意的事项及预防该病的健康知识。

当事人心声:医生告诉患者关于所得病的情况及注意事项并不是一件难事,也应该是分内之事,但不少医生却做不到这一点,只是开些药就作罢,让病人看病也看得糊里糊涂。

■温馨镜头

一杯水的温暖

省会张女士因为一杯水而在看病过程中心情无比愉快。“前段时间我到一所医院看病,在检查后,那位医生可能看出来我有些紧张,于是拿一次性杯子给我倒了一杯水。”虽然仅仅是一杯白水,却令张女士感动不已,“上过那么多次医院,这是第一次遇到医生主动给倒水的情况。本来我之前还对医院有一些抵触心理,但拿着这杯水,我的心情马上放松了,在看病过程中对医生也特别配合。”

当事人心声:倒一杯水看似很简单,却令我之前对医院所存在的一些抵触心理立刻消失了,让我感觉到了医生对患者的关心。

■记者走访

小女孩两次拔牙两种体验

近日,记者走访了部分医院,看一看医生接诊态度究竟如何。

在一家医院的口腔科,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正在拔牙。许是太过紧张,将要开始拔牙时,小姑娘就眼圈红了,抓住妈妈的衣袖。见此情况,医生忙鼓励小女孩,“别害怕,不疼,要做勇敢的孩子啊!”听了医生的话,小姑娘松开了妈妈的衣袖,情绪也稳定了,拔牙很快顺利完成。

小姑娘的妈妈告诉记者,前段时间,她曾带着女儿到另一家医院的口腔科拔牙。在拔牙前女儿也表现出紧张害怕,当时那个医生却不耐烦地说了小姑娘几句,嫌她“太娇气”。结果本就紧张的孩子一下子哭了出来,这位妈妈在一旁也替女儿委屈。“当时孩子是第一次拔牙,即使是大人也会紧张害怕,更别说是一个孩子了。这时候如果医生能够鼓励她几句,也能增添她的勇气。”

有专家表示,医护人员是人性化服务的具体执行者,因此要始终替患者去想去做,努力做到尊重和理解患者的需求,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做起。“患者在生病时到医院诊治,说明了对医院和医生的信任。因此在给患者看病时,医生应该珍惜患者的这份信任,耐心热情对待患者,并就诊治情况向患者进行解释说明。”

■市民出招

□增加医患沟通渠道

刘先生:建议医院建立起医护人员与患者随时沟通的制度。医生在诊疗过程中要主动征求患者对诊疗服务工作的意见,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并注意患者的情绪。而对于住院患者,护理人员要做到经常征求住院患者意见,并主动向患者进行康复指导,记录患者意见。

□方便患者多科就诊

张女士:我是糖尿病患者,有多种并发症。就诊时,要到内分泌科看糖尿病,并发的心血管病等要到其他科室。一次看病过程,得跑四五个科室。希望能对我们这样的患者简化就诊程序,如果能通过综合诊治提供“一站式”服务就更好了。

□完善网站服务内容

李先生:希望医院能够加强网站建设,把医院的地理位置、就诊流程、专家专长和出诊时间、便民措施等都充实到网站上,让患者在就诊前就能对医院有全面地了解,获得最新的就诊信息。

本报与石家庄市卫生局联合向市民公开征集“医院人性化服务金点子”活动继续进行,您可以通过拨打本报热线电话88631211、96669,向我们诉说您在就诊过程中遇到的服务问题,并就医院如何改进服务献出您的妙计。

Tag: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