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的筛查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8 09:48:40    

 糖尿病足的筛检定期开展糖尿病足的筛检,拟识别所有那些处在发展为足溃疡危险状态的病人,是早期发现糖尿病足的最好方法。
1.单纤维细丝或里德尔-席法特(Riedel-Siefert)刻度音叉的检查
2.神经病变的症状,如刺痛感,痛觉和触觉减退或丧失,以及/或者局部缺血性血管病变,例如运动诱发的腓肠肌痛或冰冻足)。
3.神经病变的体征,例如热足、爪状脚趾、硬皮、动脉搏动减弱和静脉肿胀,以及/或者周围血管病,例如脚冷、皮肤发亮变薄、搏动消失或皮下组织萎缩。
4.必要时进行多普勒超声图和血管图的检查。
糖尿病眼病筛查1.所有患1型糖尿病的儿童青少年都应该进行眼病筛查。如果未发现视网膜病变,则以后每年检查一次眼底,如发现视网膜病变,则以后每年要增加检查眼底次数。特别是在血糖长期控制不满意,或有肾脏病的情况下,还要更频繁地检查眼底。
2.妊娠糖尿病病人,在妊娠过程中,应该每3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内检查一次眼底。
3.2型糖尿病患者在刚诊断为糖尿病时就应该检查眼底,因为在刚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中就已经有10~28%存在视网膜病变。最近资料表明,如果诊断2型糖尿病时检查未发现视网膜病变,那么一般可以安全地等待4年,直到下一次检查视网膜;如果发现视网膜病变,则以后应该每年或半年或更短些时间检查一次眼底视网膜,这个检查程序是值得推荐的。
4.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应包括以下项目:裸眼的视力、白内障、眼底等。在有条件的地区,进行视网膜照像检查,其优点是能永久性保留客观记录,这种图像可留以后的专家判读和评价。筛检发现以下情况,应尽可能快地交眼科专家作进一步评价:
(1)前驱期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2)波及视班的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导致出血或视力减退。
(3)在视斑的一个园盘直径范围内出现含无机盐渗出液,伴有或无视力丧失。
(4)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但不波及视斑合并大的环状的含无机盐渗出物。
(5)增殖性视网膜病变。
附:美国糖尿病协会最近推荐的筛检方案
(1)2型糖尿病患者一旦糖尿病诊断建立,应该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首次视网膜检查。
(2)如果进行扩瞳,用眼底镜检查,那么以后应该每年重复检查一次。
(3)如果能聘请到7视野立体照片的熟练判读者判定未发现患视网膜病,那么该病人4年内不必要重复检查视网膜,但是,要对此病人给于适当的医学照顾,并且进行随访。4年后,再检查时,仍然需要用立体照相术或扩瞳眼底镜检查,每年一次。
(4)血糖平均值>280mg/dl或并发蛋白尿的糖尿病病人,不管采用什么检查方法,都应该每年检查一次视网膜。2型糖尿病病人,应该检查眼内压力,检查视神经和视野,以便确定是否存在开放角青光眼。如果青光眼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严重的视力损害。采用裂隙灯的透镜检查,可以判断白内障是否存在。
糖尿病肾病的筛检所有糖尿病病人,要经常检查血压。所有患5年以上和12岁以上的1型糖尿病,以及所有的2型糖尿病病人都应该测定尿白蛋白排泄率,每年至少一次直到70岁。

尿中微白蛋白检验是一种简便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比蛋白尿检验方法早许多年测定出来。白蛋白排泄率增高(>20μg/min)的糖尿病病人,至少每6个月检查一次。如果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应该更频繁地检测。还应该规律化地检测糖化血红蛋白、血压、血清肌酐和血脂。临床期糖尿病肾病应该测定肌酐廓清率,每年至少一次,如果有异常临床指征,还应该更频繁的测定。研究结果显示,通过严格地血糖控制,可以使早期肾病(微白蛋白尿症)趋向稳定,甚至能够减缓或停止发展到明显的临床型肾病。
患者应该懂得鉴别以下几种原因可导致尿白蛋白排泄率增加:(1)活动量大,(2)泌尿道感染;(3)急性病;(4)蛋白质摄入量过大;(5)代谢控制代偿失调,包括近期的酮酸血症;(6)心力衰竭等。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筛检采用由美国密西根大学与英国皇家福瑞医院联合研究开发的,常规检查赤脚,远端感觉神经的简易筛检程序:
1.检查足部有无皮肤干燥,脚毛或趾甲有无异常,有无并胝或感染。
2.检查大姆趾背部正常震动感觉的等级,震动感觉是否减低或缺失。
3.正常踝关节反射的等级,反射是否减低或消失。
上述项目检查有异常结果的病人,应该再接受更完全的神经科检查。心血管植物神经病变的检查,可以通过测试心率,控制对深呼吸的应答反应(节奏均匀的深呼吸法)或从卧位到直立位心率控制反应。在病人有感觉异常之前,先用这种手法进行筛检是重要的,因为那些患心血管植物神经病变的患者,一旦患有这种感觉异常,便会增加死亡的危险性。TAG:并发症筛查糖尿病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