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信庸医——透析肾脏,透析人生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8 10:19:13    

 人物快照:
  四十多岁的年纪,三十四年的糖
尿病病史,肾脏透析已近三年,全身
没有一处完整皮肤可以进针……这一
串数字有没有令你感到一丝心痛?

  在今年的“北京糖尿病病友聚
会”上记者认识了赵大姐,当时她一
直安静地坐在角落里,寡言少语,主
持人点名让大家发言时,她勉强说了几句,可是就这几句,却令在场的病友无不震惊——她已经糖尿病并发肾衰,每
周需要在医院透析三次,现在全身没有一处完整皮肤可以进针……

  病来如山倒
  赵大姐发病是在1973年,那时她在上小学。一次上课时,她肚子痛,继而腹
泻,到医院看病,医生觉得可能是得痢疾了,转到了传染病医院,化验没有发现
痢疾杆菌,结果一查血糖,高达23.0mmol/L。在检查中,她因酮症酸中毒突然昏
迷不醒,当即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医生赶紧打电话叫家长过来,转到了医疗合同
医院——解放军301医院,进行糖尿病治疗,她属于血糖波动很大的一类患者,控
制起来很困难。在医生的努力之下,血糖终于被基本控制。小小年纪的她,体会
到了病来如山倒的感觉。

  人生路上绊脚石
  出院后,因为当时胰岛素非常紧缺,不住院就没有胰岛素可用,所以,所谓
的出院也是三天两头的住院。在她小学、中学时期,每周都有两三天在医院度
过,用老师的话说,她上学绝对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对于同学的歧视,她
选择了默默忍受,然而在高中毕业时,学校坚决不同意她考大学,这是当时的规
定,就这样,她失去了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毕业后,找工作成了大问题,她四
处碰壁,遭人白眼。有一次,面试一结束她就忍不住“哇”地一声哭出来了。最
后,她父亲的单位为了照顾她给她安排了工作,还算轻松,但是工资很低。随着
逐渐长大,结婚也成了不可回避的问题。很多人一听说她有糖尿病就马上分手,
直到遇见了现在的丈夫,一见面,赵大姐就跟他坦白:“我有糖尿病,需要每天打
针,可能要打一辈子。”他的第一反应是:“你是不是看不上我?不好意思直接
说。”赵大姐非常肯定地告诉他,自己真的有糖尿病,最后他才相信了,并且说:
“我愿意照顾你一辈子。”背过身去,她感动得泪流满面。

  是谁害了她的肾
  虽然在结婚之前,赵大姐就跟丈夫说过不打算生孩子,可是女人的母性还是
难以抗拒,要生一个孩子的想法一直困扰着她。一边是自己迫切要生个孩子,一
边是家人和医生的谆谆告诫,那几年她每天都在考虑这个问题,直到后来偶然地
怀孕了,赵大姐就横下心来——一定要把孩子生下来。
  在生完孩子之后不到一年,她发现尿中开始出现蛋白,到医院检查后得知已
经并发了肾病,血肌酐也高出很多,医生说,发展下去可能要透析。她对“透
析”两个字非常恐惧,1995年时,很多人给她推荐山东的一家医院,一些电视台
在播放这则广告:山东某医院,治疗糖尿病肾病,三个月可以治愈,不用透析。当
时,她被“不用透析”这四个字深深地吸引了,借钱就去了山东。到了那里吃的
是他们自制的“中药”,其实,她也不知道那些药是不是真的中药、里面有没有
加了西药。不到半个月,症状越来越明显,胸闷得难以呼吸,全身浮肿,四肢一
按都是坑,身体里面全是水,已经出现“心衰”了。赵大姐回忆说:“当时我感觉
自己好像快死了,赶紧联系家人把我接回了北京,还是住进了301医院,这才逐渐
地‘活’了过来,当时我就发誓从此再也不信这些骗子了,太坑人了,不知道有
多少像我一样的患者被他们耽误了。”

  痛过之后再回首
  现在她每个星期都要去医院透析3次,风雨无阻,从不间断,春节也不例外。
赵大姐叹息地说:“除非要是哪一天,厌倦了,不想活了,才能不去透析!最近一
个病友‘走’了,他的钱都花光了,只能停止透析,没几天就‘走’了。还有很
多病友今天看起来好好的,但是不知道明天还能不能再见。”
  医院离赵大姐家很远,每隔一天她就要很早起床,坐一个多小时的地铁才能
到医院。到医院后,在护士的带领下排队,等候透析,至少需要透析两个小时。
透完之后身体非常虚弱,需要休息一段时间才能回家,回家也干不了家务活,一
整天就这样过去了。
  谈话间,赵大姐指着身上的针眼说:“我现在全身都是‘眼’,都没有地方下
针了。今天实在没办法,就在锁骨下方下针,扎了几次都没有成功,痛得我直流
眼泪。有时候,我也觉得这样活着真是受罪,但是却必须明白,活着不光是为了
自己。”

  解放军301医院肾病科王涌副主任医师点评:

  记者:怀孕与糖尿病肾病有没有必然的关系?
  王涌:两者之间的关系不会很大,就她个人来言,她的肾病和生孩子并无直接
关系。因为她是1型糖尿病患者,而且是那种血糖波动非常大的类型,以前称之为
“脆性糖尿病”。对于她这种患者来说,绝大多数并发肾病可以说是必然的,只
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如果选择生孩子,最好是
在血糖控制比较好的时候。也就是说,应该在血糖控制正常后受孕,孕期也要积
极控制血糖,并加强母子监测。(详情可参考2007年4期本刊《掌握科学,1型糖尿
病患者生育无忧》一文)

  记者:那么,她的病情跟那次“中药”治疗有无关系?
  王涌:以她的病例来说,她在山东的那次“中药”治疗是她提前出现肾病并发
症的一个导火索。当然,我们不能断定她当时使用的究竟是不是真的中药,还有
没有其他成分,这些已无迹可查。可以明确的是:对于她这样血糖波动很大的患者
来说,并不适合用中药治疗,尤其是停服了西药和胰岛素完全改用中药治疗的方
法,是很不可行的。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