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并发症糖尿病症状神经痛>

长期使用同一种类食用油易造成血脂升高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8 14:38:19    

  近一段时间以来,国内各大城市出现了食用油价格上涨的情况。人们在抱怨快要“吃不起油”的同时,食用油消费过度、浪费食用油的现象却比比皆是,触目惊心。健康专家认为,中国人应该改变“嗜油”的不良饮食习惯。

  中国人的“油水”过量了

  水煮鱼、糖醋小排、油炸黄鱼、红油火锅……餐馆里,食客们个个吃得油光满面、满嘴油腻;油爆、油炒、油炸、油煸……家庭的餐桌上,“油水”越来越多的食物出现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公布的数字显示,2006年我国从国外进口2827万吨大豆和部分食用油脂。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还预测,2007~2008年度我国食用油消费数量将继续增加。

  吃油量增加,我们吃得科学吗?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每人每天油脂摄入量应少于25克,但卫生部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实际平均每日摄入油脂量为44克,超标76%。

  云南省烹饪协会秘书长周永碧指出,“一方面我国食用油原料紧缺,需要大量进口食用油脂,另一方面我国居民对食用油的消费普遍过量,远远超过营养学会推荐的摄入量。这种‘矛盾’提示人们应该逐渐改变饮食习惯、烹调方式,减少油脂的摄入和吸收。”

  吃油过多易患多种疾病

  “现在人们的生活好了,吃油也多了。但是食用油浪费可谓触目惊心,不仅对身体没有好处,还带来一连串的问题。”云南省营养学会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主任杨振娥说。

  “首先,洗刷餐具上遗留的食用油有可能堵塞下水道,下水道的油污就是水源污染的原因之一,尤其到了冬季,油脂凝固后结在下水道里怎么也除不掉,污染环境。”

  “其次,人们油脂摄入多了,运动少了,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不良生活方式疾病也就找上门来了。”油脂是维持人身体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素,一克油脂产热量9千卡。但是专家告诫,油不可多吃。“我国居民油脂摄入量远远超标,这是导致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现在‘慢性病’已表现出低龄化的现象,因此亟须对国民膳食进行干预。”杨振娥忧心忡忡地说。

  现今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经常外出就餐,偏爱选择中西式快餐等速食和煎炸类食物。“油重的食物吃起来固然很香,但只饱了口福,对人的身体健康来说没有好处。煎、炸、炒的烹调方式用油量多,烹炸时油温越高,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氧化越快,一些脂溶性维生素被破坏后,造成营养成分流失。”周永碧说。

  不宜长期只用一种食用油

  “中国人的油脂摄入量普遍过量,人体根本吸收不了这么多的油脂。这不仅造成了食用油的惊人浪费,而且严重危害着国民健康。”杨振娥认为,改变食用油浪费的现状,首先要从改变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入手。“最好选用有利于人体的煮、蒸、炖、煲、凉拌等烹调方式,少用煎、炸、炒等用油多的烹调方式,这是减少食用油摄入量的最关键的一点。”

  有些人贪恋高油、高糖的食品,如火锅、油炸食物、奶油蛋糕等,周永碧说,这些都要少吃,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患者最好不吃。馋的时候可食用粗粮做的点心,或者少量食用以烘焙方式制作的点心。

  “很多人都觉得烧菜少放油口味就不太好,怎样做到既少吃油又能尝到美味呢?”记者问。

  周永碧说:“炖骨头、炖菜都不需要放油,有些菜本身不吸油,油放多了也是浪费。炖煮凉拌的菜品可以浇点花生油和芝麻油,既好吃又健康。”

  “炖骨头、炖肉后可将漂浮在上面的一层油刮下来,用刮下来的油再煮其他菜,既不浪费又能给其他菜提味。”杨振娥说。

  随着天气逐渐变冷,专家提示大家多吃炖的食物,尤其是老年人。“因为炖出来的食物其营养成分没有遭到破坏。”周永碧说。

  食用油的合理食用不仅体现在量上,还体现在如何选择食用油种类上。“我国不少居民在烹调的时候长期使用同一种类的食用油,这样脂肪酸搭配不合理,容易造成血脂升高。”周永碧说:“从营养平衡角度出发,选用食用油时不妨经常轮换着吃。”

  杨振娥指出,长期高脂肪的饮食方式转换成低脂肪饮食,要有个适应过程,应逐渐减少脂肪的摄入。

  “少吃一口油,少吃一点盐,增强运动,就可以使身体更加健康。”周永碧说。

  健康每日精彩推荐

  更多精彩内容

  十种最有效瘦小腹食物

  黑朱古力可以增强身体耐力改善性功能

  美国研究称咖喱可抑制脂肪合成有助减肥

  专家介绍呼吸调整法 可提高性生活质量

  饮食可影响婴儿性别 吃巧克力易生女孩

  芬兰研究表明生养儿子或可缩短母亲寿命

  肥胖者胃内放水球6个月可减重11公斤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