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并发症糖尿病症状神经痛>

家长一味减肥,孩子难“瘦”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8-28 14:40:13    

  如今,全社会都在大力提倡关心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面对儿童因肥胖所导致的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逐年攀升的严峻形势,谁来为越来越多的肥胖症患儿“买单”?关注肥胖儿童,有效预防儿童2型糖尿病,关键是要唤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已将2007年命名为“儿童年”,旨在提高父母和儿科医生对儿童糖尿病的警惕性。   健康宝宝——不等于胖宝宝   虽然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对儿童2型糖尿病流行现状进行过大规模调查,但普遍一致的认识是,儿童肥胖、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都在明显增加。有人估计儿童2型糖尿病可能已经占到糖尿病患儿总数的一半。日本有一份资料称,该国的糖尿病患儿中2型糖尿病的比例甚至高达5/6。现在来看,伴有肥胖、假性黑棘皮病,同时有高血压、血脂紊乱以及胰岛素抵抗的儿童,都是2型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这种情况非常令人担忧。   儿童肥胖与2型糖尿病虽然不是百分之百的因果关系,但它会使患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增高。从医学角度来看,营养摄入过多会加重身体代谢的负担。很多肥胖儿童虽然表现为脂肪过多,但实质却是其体内可能已出现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或糖尿病先兆等内环境紊乱。儿童期单纯肥胖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因为它除了与成年期以后的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等有直接联系之外,对儿童的健康、各方面能力以及内在潜能的表达都有严重的伤害。所以,看上去胖胖的、很有福相的宝宝,并不一定就是健康宝宝。   溺爱——罪魁祸首   长期的调查研究显示,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在于家长,并且与贫富差异无关。中国家长的预期值和心理需求,往往都通过喂养孩子的方式来表达,而且可能从孩子的婴儿期就已经开始过量喂养。对于儿童肥胖来说,家长是启动原因,而儿童是被动原因。   有些家长过度溺爱孩子,不舍得纠正孩子的不良生活习惯,如挑食、不吃早餐、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不爱运动等,导致孩子的体重直线上升。他们不知道的是,孩子胖了以后,其实受苦的还是孩子。因为肥胖会引起高血压、血脂紊乱、高胰岛素症等多种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并且其患心脏病、动脉硬化、肿瘤、关节炎等疾病的风险也高于正常体重的孩子。多重伤害——心理、行为、能力   肥胖引发的后果首先对儿童胜利机能的影响。机体一旦肥胖,必然需要提前动用心肺的储备,而这种超前动用会造成心脏、呼吸系统长期处于过度负荷状态。到了成人阶段,这些器官的功能都会相应地下降。这也是肥胖容易诱发各种慢性疾病的生理基础。   除此之外,肥胖对儿童的心理、行为也会造成严重的伤害。由于肥胖本身的影响或者是周围环境对肥胖人群的歧视,孩子易产生自卑心理,直接造成了这些孩子不敢在公众面前表达自己,久而久之,将导致儿童行为压抑。肥胖孩子进入成人阶段后,所面临的婚嫁、就业、生活质量的压力也会很大。肥胖将影响孩子现在以至将来的正常生活,因此,我们希望全社会都来重视儿童肥胖问题,尤其是家长们应该提高认识,不要盲目地“喂养”出小胖子来。   可以减肥——错上加错   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没有必要可以的减肥,而是应当把生长速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这样才能有效地控制肥胖。不要相信什么快速减肥的“秘方”,儿童也不可能真正地减肥,因为成人阶段总的摄取能量一个定值,而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只能是控制体重,避免脂肪的过快增加。因此我们不提倡儿童期减肥,但这并不意味着进食没有节制。家长不要限制孩子吃什么,而应该告诉孩子什么东西应该吃多少,也就是注意吃的量。儿童减肥的原则归结为以下三点:   以运动处方为基础所谓运动处方就是对运动有时间、频率、强度的要求,根据这三项的不同组合最终达到预期的目的。   行为矫正包括学习、运动、玩耍、饮食等行为。 饮食指导不是不许孩子吃什么,而是应把量的要求告诉孩子。不要认为孩子没有自制能力,而把一些条条框框强加于他们。   总之,儿童减肥的原则是:膳食是指导、运动是处方、行为是矫正。给孩子限制饮食的前提是必须满足其基本营养及生长发育所需。家长如果急于求成,让孩子通过大幅度节食来减肥,造成孩子经常处于饥饿状态,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还可能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如果因为要求减重而错过了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那就得不偿失了。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