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人首选口服药如二甲双胍
●瘦人首选磺脲类或胰岛素治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内分泌科主任杨金奎
专家小传
杨金奎,主任医师,教授,博士
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北京市
糖尿病综合会诊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
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都市化、西方化,发生糖尿病的人越来越
多。糖尿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糖
尿病的危害在于长期高血糖所导致的各种慢性并发症,而严格控制血糖能有效控
制和减少这些慢性并发症。这就需要血糖控制达标,使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低于
7%,长期使空腹水平低于7毫摩尔/升及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0毫摩尔/升。
胰岛素该打就要打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血糖控制能够达标的糖尿病患者不到1/4。其中最
常见的原因是患者不去正规医院诊治,相信偏方、秘方,没有积极控制饮食,没
有正规用药,对口服药物和胰岛素使用不当或有偏见。
以胰岛素使用为例,我国很多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使用存在严重误区。很
多该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患者拒绝使用,很多患者认为,“打上胰岛素就撤不
下来了”,“打胰岛素会使2型糖尿病变成1型,会产生依赖”,“打胰岛素会上
瘾”……这些都是错误的认识。
当医生建议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注射治疗时,完全不必犹豫,应积极配
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并愉快地接受治疗,不必担心打了胰岛素就会转变成1型糖尿
病了。
临床上有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在节制饮食及口服降糖药后仍不能控制血糖,
改用胰岛素治疗后血糖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另外有些病人,处
于感染、急性心脑血管意外等状态时,短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后,不但糖尿病迅速
得到控制,并且加速了病灶或伤口的愈合,促进肝功能的恢复。等这些并发症完
全好转,仍可撤掉胰岛素重新改用口服降糖药物。
人越瘦,胰岛素越缺乏
尽管都是患了糖尿病,但不同糖尿病患者的表现却各不相同,有的人年长得
病,有的人年轻得病;有的人症状重,有的人症状轻;有的人对某种降糖药敏
感,有的人不敏感;有的人胖,有的人瘦。不同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是不一样的,
其中胖瘦程度对于判断病情、选择治疗方法有重要的意义。
一般而言,1型糖尿病患者多数消瘦、2型糖尿病多数肥胖;胰岛有一定功
能,胰岛素抵抗明显的人较胖,而胰岛功能较差的人多数较瘦。这是因为,胰岛
素是一种促进能量储存、机体生长的物质,胰岛素缺乏越明显,越不容易储存能
量,于是人就会消瘦。反之,胰岛素抵抗明显,血中胰岛素水平较高,就容易发
胖。
瘦人更该用胰岛素
综上所述不难理解,糖尿病患者的胖瘦与胰岛素敏感性及血中胰岛素水平有
一定关系,虽然不是绝对的,但可以作为医生选择治疗方案的参考。
糖尿病人不管胖瘦都应该进行饮食控制和运动,但医生会制订不完全相同的
方案。胖的人饮食控制应该更加严格。在用药上,胖的人多首选口服药特别是二
甲双胍治疗或与其他药物合用;而瘦的人一般首选磺脲类或胰岛素治疗。当然,
医生还会根据安全性、年龄、糖尿病病程等因素综合考虑,制订更加合理的个体
化方案。
除了要考虑安全性、年龄、糖尿病病程等综合因素外,一些化验检查对于制
订更加合理的个体化方案也是必要的,例如胰岛素、C―肽水平,糖化血红蛋白检
查能充分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另外,并发症是否存在,是否有肝肾功能异
常等均对选择药物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