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吴某,男,56岁,五年前发现
糖尿病。平时用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一般空腹血糖7~8mmoe\L之间,餐后血糖在10~12mmoe/L之间。近期,吴某感到手脚怕冷、发凉、发麻,总有戴手套、袜套样感觉,有时还会出现便秘或腹泻的现象。后来吴某去医院就诊,医生诊断为糖尿病神经病变。
那么,什么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呢?
我们知道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的颅神经,感觉、运动周围神经和植物神经。而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发生率最高的一种,糖尿病对神经的影响可以累及人体神经系统的每个部分,其中以周围神经病变、植物神经病变多见。
小贴士:糖尿病神经病变患病率有以下特点: 性别差异不明显,男女几乎相等。
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患病率与病程关系不明显。
糖尿病高血糖状态控制不良者患病率明显增高。
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可表现为:
自发性疼痛:即使是在休息时也会感觉疼痛,这种疼痛非常严重,夜间更重,有时会彻夜难眠。
麻木:失去知觉样麻木,若双脚麻木,走路时双脚感觉像踩在棉花上一样;还有针刺样麻木的感觉非常难受,这种感觉与长时间采用一种姿势,如压住一侧上肢,当解除压力后肢体有麻木的感觉很相似。
感觉异常:烧灼感、不能区分冷热或对冷热过度敏感、对疼痛不敏感或过度敏感、有“蚂蚁爬过”的感觉等。
常有手脚发冷或发热的感觉。
小贴士: 以上症状经常发生在四肢,以下肢更为常见,但也可影响身体其他部位。受影响的部位双侧对称,最初局限于手指或脚趾,以后逐渐向上发展,典型的人表现为“手套状”或“袜套状”感觉,并且夜间加重。
植物神经病变患者可表现为: 出汗异常:半身出汗,包括上身出汗或下身出汗、吃饭时出汗等。
膀胱功能异常:不能将膀胱内小便全部排出即残余尿增加、膀胱充盈、直至尿潴留,也有部分患者不能控制小便,开始时仅在剧烈运动、弯腰时发生,进一步发展则为尿失禁。
消化道异常:起初仅为腹部不适、食欲减退等,以后可出现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恶心、呕吐,呕吐物有酸臭味。
直立性低血压:当由坐位突然站立时,有头晕、眼前发黑的感觉,严重者甚至晕倒。
性功能异常:男性和女性都可出现性功能减退,在男性甚至有阳萎,但病人一般羞于诉说。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可有心率加快,休息及夜间心率大干100次/分,因此可有心慌的感觉。晚期则非常严重,甚至猝死。
未察觉
低血糖:一般情况下,低血糖发生后马上会出现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心跳加快,预示低血糖发作。但当植物神经损伤后,低血糖发作时预先报警失灵,就容易发生低血糖昏迷。
小贴士:
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每年一次到医院检查神经病变,内容包括。
皮肤感觉。
神经反射。
音叉震动感觉检查。
立卧位血压变化。
心电图。
糖尿病患者应该如何防治神经病变? 和所有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一样,糖尿病神经病变最重要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是严格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合理应用降糖药物,纠正高血糖,
高血压和高血脂。戒烟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预防也十分重要。
1.如果有感觉神经受损伤时,特别是感觉功能减退甚至丧失时,应特別注意:
当你要洗澡,洗脚时,最好让家人先试一下水温,确定水温适宜后,你再用水,以免水温过高而烫伤。
若生活在严寒地区,冬天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双手双脚,因对冷和疼的感觉减退,会导致四肢冻伤而无察觉。
每天睡觉前仔细检查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尤其是四肢,若有损伤或感染,应及时处理,不要延误。清晨起床时,检查鞋子,确信鞋内没有异物后再穿,不要穿拖鞋、高跟鞋,而要穿鞋底松软的鞋子。
若是从事较易受到伤害的工作,如炼钢,翻砂或焊接等工种时,更要注意自我保护,以免受到伤害而无知觉。
对疼痛敏感的患者可穿紧身衣,紧身裤袜,以减轻磨擦的疼痛,而且对体位性低血压的防治有一定作用。
2.对有植物神经病变患者,平时应注意:
对胃张力下降者:应少量多次进餐,并配合应用胃动力药物治疗,如胃复安、吗丁啉或西沙比利等。
对顽固性腹泻者:可用次碳酸铋、复方苯乙派啶、易蒙停等止泻药。也可用中药附子理中丸等药物,
对膀胱尿潴留者:可采用耻骨上按摩,每天3~4次,较重病人可用氨甲酰胆碱(乌拉胆碱)0,25mg皮下注射,必要时留置导尿(保留导尿管)。
对体位性低血压者:应注意在起床或站立时要动作缓慢,避免猛起身,猛站立。
3.糖尿病神经病变的药物治疗
当你疼痛难忍时,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你用镇静剂,但你应该听医生的意见,而不要自作主张,随便服用镇痛剂。
应用大量B族维生素:如B1、B5、B12、及异烟酸等,有助于改善神经病变。
应用血管扩张剂:常用的血管扩张剂有可可碱、654-2、前列腺素E等。
针对病因的药物有醛糖还原酶抑制剂(ARIs),肌醇和神经节苷脂。均对早期糖尿病神经病变有效,但效果并不十分满意。
专家提示: 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并发症,应重在预防,要积极控制血糖、血压、血脂等影响神经病变的因素。如发现有感觉异常或其他异常时,应及时找专科医师诊治,因为大多数神经病变早期积极治疗,有可能得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