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让糖尿病男子重振雄风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9-14 15:00:53    

 

         ED是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英文简称,指阴茎不能持续达到或维持充分的勃起,无法进行满意的性生活,常表现为勃起不坚、插入困难、阳痿早泻、性欲减退、性高潮及射精功能障碍。ED可按其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阳痿属于重度的ED。

        ED的患病率在某些群体特别高,衰老、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患者发生ED的几率都非常高,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其ED的患病率为35%~75%,糖尿病男子自我评分的ED比非糖尿病男子高3倍以上,且发生ED的年龄比非糖尿病男子早10~15年。可见,糖尿病可引起ED,而ED也常常为糖尿病“报警”。患病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一半可致ED。心理因素固然可以引起ED,但对大多数男性来说,ED与许多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药物、外伤及手术等有关。
有专家指出:糖尿病患者ED的患病率为35%~75%,在所有的ED患者中,由糖尿病导致的占1/3还要多,而糖尿病发生ED的年龄比非糖尿病患者要早10~15年。
专家讲到:国内42家医院内分泌门诊曾对6193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中ED是常见的合并症,ED发生的严重程度以及患病率与患糖尿病年龄、病程长短、血糖控制情况等因素明显有关。病程长于10年的患者重度ED的比例为22%,病程不足2年的患者ED的患病率仅为4。69%。1型糖尿病患ED的比率更高,患病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一半可致ED。
专家补充道:正常情况下,首先是由大脑将性刺激信号传递至神经血管系统,使阴茎海绵体内的平滑肌松弛,小动脉扩张,海绵体血流和压力急剧增加,同时,多层次的筋膜排列可使一层筋膜在另一层上滑动,在阴茎勃起时阻止静脉血液外流,从而导致勃起组织充分充血膨胀。
阴茎勃起是由于生殖器官局部感觉刺激(反射性勃起)和大脑接受或生成的心理刺激(心理性勃起)所引起的。
心理性勃起是听、嗅、视、味、触觉或思维想像等刺激兴奋大脑皮质中枢,并通过脊髓胸腰段勃起中枢由交感神经传出,也可通过脊髓骶段勃起中枢由副交感神经传出,支配勃起组织。反射性勃起则来自生殖器的外感受器刺激及来自内脏器官(包括直肠和膀胱)的内感觉器刺激,通过阴部神经传入,经骶部副交感神经传出支配勃起组织。心理性刺激和反射性刺激常协同作用,但也可各自独立作用。从另一方面,心理性刺激可抑制及阻碍反射性勃起。
        因此,阴茎勃起是一个复杂的神经血管反应,它除了需要男性生殖器官和心理状态的正常外,还有赖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系内分泌系统和神经、血管系统的完整性。而糖尿病神经病变、血管病变就恰恰影响了这一系统的完整性。专家指出,在临床上,有不少糖尿病患者由于ED到医院就诊,继而发现患了糖尿病。因为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高血压及血脂紊乱等情况下容易发生神经和血管病变,会损害勃起功能。另一方面,糖尿病患者往往因为疾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心理原因也会导致ED。虽然糖尿病患者有可能发生心理性ED,但大多数患者还属器质性的ED。
阴茎的自主神经病变对糖尿病ED的病理生理学起着主要的作用。糖尿病患者血中糖分太高,会引起其神经纤维上一些糖类物质(例如多元醇等)沉积,使神经纤维变性、肿胀,还会造成一些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介质减少,从而引起神经内膜血流减少和神经传导速度降低,阻碍阴茎勃起。
血管病无论是大血管病或小血管病都是糖尿病合并症和病死率的主要原因。血中糖分太多,必然会造成血管内膜细胞代谢异常和破损,于是酿成血管壁的脂质沉积、血栓形成、钙化以及血管内壁的变性,最终造成血管腔的缩小和狭窄,这样势必影响血管内的血流量。当供应阴茎的血液流量显著减少,阴茎是无法良好地完成勃起任务的。
        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是导致器质性ED最常见的原因。在患有临床意义的外周血管病的男子中,40%~50%患有ED,其中80%是器质性ED。当动脉粥样硬化阻塞供应阴茎动脉管腔的50%以上时就会发生ED,40%~45%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糖尿病ED患者的阴茎海绵体超微结构异常,如平滑肌细胞数量减少。此外,海绵体静脉闭合不全在全部器质性ED患者中的发病率可高达86%,原因可能是小梁平滑肌弹力纤维结构成分发生了改变。
       而想要综合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和血管微循环病变,只有通过系统的检测,进行精细化治疗,同时针对不同患者的不同体征进行个体化治疗。
目前全球只有个体化精细治疗方案才可能完成这一复杂的检测治疗体系。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