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2009-09-18 15:15:42
曾有一个糖尿病患者说:“平时我很听医生的话,自觉定期到医院检查,按医生的吩咐服药,从未遗漏一次。但我每次测血糖都偏高,几乎没正常过。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糖尿病用药种类不同,对服药时间的要求也不同。如果在错误的时间服药,不但无法控制好病情,还有发生低血糖的危险。
降糖,你的用药时间对不对?
上述那位患者,他口服格列吡嗪,但每次都是餐后30~60分钟服药,原因是怕药伤胃。他还说,自己在午餐前有明显的饥饿感。
这位患者的问题已很清楚了。本来,早餐后血糖会立即升高,但餐后30~60分钟服药,还要过至少1小时药才起效,药就无法随食物中葡萄糖的吸收而起到降糖作用,反而会引起低血糖。因为在降糖药效力最大的时候,体内的血糖已经被机体消耗掉大部分,血糖处于低峰,这时药物才起效,肯定会出现饥饿感。这位患者不但没有控制糖尿病病情,而且还很危险,时刻有发生严重低血糖的可能。
目前常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磺脲类、双胍类、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和胰岛素增敏剂,这些药要求的服药时间有所不同。那么,口服降糖药在什么时间服最好?
降糖要打好“伏击战”
如果我们把血糖比作“敌人”,口服降糖药是“解放军”。打击敌人要取得最好的效果,就是打伏击。“解放军”先埋伏好,等“敌人”一到,“解放军”开始冲锋,把“敌人”一个不留全部歼灭。但如果“敌人”已经走过去了,“解放军”再端着枪去追,对“敌人”就没多少杀伤力。口服降糖药降血糖,如同解放军杀敌人,要先在体内形成降糖药物的环境,那就要吃饭前先服降糖药,使机体在吸收血糖的同时就有足够的胰岛素把血糖吃掉,真正起到降血糖作用。如果饭后1小时再服降糖药,就是放跑了“敌人”再去追赶,效果肯定是差的。
特殊情况,特殊对待
目前国内的口服降糖药都可以在饭前30分钟服用。但有个别药物应根据该药的特性和特殊的要求、按照该药说明书去服用。例如:
糖苷酶抑制剂 该类药要求在吃第一口饭时把药咬碎与饭同服。
二甲双胍 准确地说应该是抗血糖药,不是降血糖药。由于二甲双胍有引起胃肠不适的不良反应,医生通常让患者在吃完饭后立即口服。如果患者服后胃肠不适反应不明显,可选择餐前服用。
类磺脲类药 即苯甲酸类促胰岛素分泌剂,与传统的磺脲类药物结构有所不同,因此称为类磺脲类药。该药口服吸收快,半小时就可起效,要求与吃饭同时服用。如果提前30分钟服药,在药效已开始时,吃的食物还在胃肠内,还未消化为葡萄糖被吸收到血液中。如同敌人还未到达伏击圈,就过早吹冲锋号,杀敌效果也是不好的。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 该类药只有在有胰岛素分泌时才能发挥作用,因此不宜用于胰岛素缺乏的l型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胰岛素增敏类药的服药时间无明确的要求,多为每日服1次,而且要连续服用1~2个月后才有明显的药物效用。
胰岛素何时用?
除口服降糖药物外,胰岛素的用药时间也很有讲究。一般普通胰岛素要求在饭前30分钟注射,速效人胰岛素类似物可在吃饭时注射,因为该胰岛素吸收特别快,注射后很快吸收,并可追赶血糖吸收的第一高峰,起到降糖作用。而甘精胰岛素是长效胰岛素,可每日在晚上或睡前注射1次即可,因该胰岛素无作用高峰值,24小时都保持在同一释放水平线上,很少引起低血糖,在此种意义上说,何时都可用,但晚上注射比较方便。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