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常识糖尿病知识>

散步有益调控血糖

作者:    发布时间:2009-09-24 10:45:17    

 

 为了健康和健美,很多人坚持进行长跑、器械运动、健美操等各种锻炼方式。然而,形体运动学专家的最新研究发现,有一项运动所带来的好处是各种健身俱乐部都无法获得的,那就是散步。 研究人员发现:每天散步30分钟到一个小时,虽然在短时间内看不出来有多么明显的收效,但长期坚持下去

    不仅能保持体形优美,还能预防一些疾病。例如,散步能降低中风、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此外,散步对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和高血压等疾病也有明显疗效,并能使人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有效缓解精神压力。这些是跑步、跳高等剧烈运动所无法比拟的。 与其他运动相比,散步除了能让全身的关节和肌肉都得到锻炼,而且安全系数大,老少咸宜,不需要特殊的行头、场地和高额开支。哈佛大学预防医学研究负责人乔安?曼森博士说:“一般而言,健身俱乐部里的各种运动都像上了膛的子弹一样让人感觉激烈紧张,它们虽然能强身健体和重塑体形,但却无法阻止慢性病的发生。而散步则可使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率降低30%-40%。” 研究发现,散步至少对下面8种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功效: 1、心血管疾病:轻快的散步有益于循环系统。首先,散步能加快血液循环,逐步加强心肌的泵血功能。其次,它能减缓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降低血压。另外,散步还能刺激高密度脂蛋白释放入血液,有效降低血脂,并能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有效清除血管内的微小血栓。所有这些功效,足以使心肌梗塞的发生率降低50%。 2、中风: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统计分析了70000名老人15年的运动习惯与中风的相关性,发现常年散步且每周散步累计20小时以上的老人发生中风的几率,要比其他老人低40%。 3、控制体重:对于肥胖者来说,在减肥初期进行剧烈运动往往很难坚持,而散步却是一个轻松的锻炼方式。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单靠节食减肥的效果将会越来越小。散步则是任何年龄段的肥胖者控制体重的一种有效途径。 4、糖尿病:研究发现,肥胖病人和糖耐量异常的患者每天散步30分钟以上,能延缓和避免Ⅱ型糖尿病的发生。而那些已患Ⅱ型糖尿病的患者如果每天能坚持散步1小时,其疗效是处方药物的两倍,且没有副作用。如果一名患者通过饮食和散步双重方式,能使其体重较治疗前减轻5%,其病情将取得明显的治疗效果。即使患者散步后体重未明显减轻,这种锻炼方式对病情也有一定的作用。 5、骨质疏松症:散步不仅能强健肌肉,也能促进骨骼的发育和骨质强度的改变。研究表明,如果妇女在20多岁开始就养成散步的好习惯,那么她们到70岁时患骨质疏松症的几率要降低30%。 6、风湿性关节炎:散步不但能强健膝关节周围的肌肉,降低病变关节负担,达到减轻疼痛的效果,还能促进病变膝关节的康复。 7、精神压力:研究发现,沿着街区快步行走能缓解精神压力,使一个人产生积极的态度。在这种理论的支持下,国外医疗人员已经编制出一套“散步方案”来治疗精神抑郁症。这种治疗方式一般需要持续10个月之久,但它对严重的抑郁症有很好的疗效。 8、肿瘤:有迹象表明,饭后散步能降低胃肠道肿瘤的发生率。研究人员分析说,这可能是因为散步能促进消化道内的水分快速移动,避免有害物质在肠道壁沉积。

Tag: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