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并发症糖尿病心脏病心脏病预防>

猝死~带走太多人

作者:    发布时间:2009-11-16 11:47:14    

   什么是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猝死是指由于各种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它的直接过程是急骤发生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心室过速(室速)和心室颤动(室颤),此时心脏停止收缩,失去排血功能,医学上称之为心脏骤停。患者发生猝死事件前一般都有心脏疾病表现,但也有相当数量的心脏病患者可能以猝死作为首发表现。各种心脏病均可导致猝死,以冠心病为最主要的原因。中医有关心脏疾病及猝死的描述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灵枢•厥论》“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首创芳香温通法,用苏合香丸治疗“暴卒心痛”;明•王肯堂《证治准绳》有大剂红花、桃仁、降香、失笑散治疗死血心痛。
  
  哪种人群最易发生猝死
  
  年龄因素据统计,心源性猝死的高发年龄是40~50岁,其中,男性的风险是女性的4~5倍,但女性在绝经后患病风险会增加。现在,猝死的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如工作压力大、精神过度紧张、情绪差、连续加班等一些综合因素易导致心源性猝死。
  生活方式与膳食结构不合理常吃高脂、高胆固醇的食品,大量饮酒、吸烟,缺少睡眠,不注重定期体检,缺乏运动及工作紧张等,这些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会大大增加猝死概率。
  有冠心病和心肌梗死病史引起猝死最常见的原因是冠心病。其次是发生过心肌梗死的病人,血压控制不好的高血压患者,以及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也是猝死的高危人群。
  
  怎样预防猝死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养成正确的生活方式饮食清淡、合理搭配,此外,每天喝250毫升牛奶,每周吃鸡蛋量不超过4个,选择食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如花生油、玉米油和橄榄油等,以及戒烟限酒,参加适度的体育活动。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和承受过大的压力培养个人生活爱好和情趣,养成乐观积极的心态,经常给自己减压,把体检提到议事日程。对中年人来说,尤其不要给自己过大的工作压力。输了健康,赢了世界又如何?工作以外的时间,要强迫自己完全放松下来,抽空陪伴家人,过了40岁,一般要两年做一次体检,60岁以上,每年应全面检查1次。
Tag:多人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