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常识糖尿病常用药物>

中医治疗心血管疾病常用中成药

作者:    发布时间:2009-11-30 11:46:55    

 

    心血管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是许多富裕国家的主要灾难。冠心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但却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近些年在三、四十岁的年轻人中的发病率正在逐步上升。

    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冠心病的定义是: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

    因为各种原因如吸烟、饮酒、高血压、高血脂、精神紧张等引起人体代谢不正常,各种高脂物质积聚在血管中,在血管壁上逐渐形成粥样斑块,堆积在冠状动脉内膜上,久而久之,越积越多,使冠状动脉血管腔越来越狭窄或阻塞。

    冠心病的临床表现有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

    心脏疾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1.年龄与性别:40岁后冠心病发病率升高,女性绝经期前发病率低于男性,绝经期后与男性相等。

    2.高脂血症: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和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LDLC水平每升高1%,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3%。

    3.高血压:收缩期血压比舒张期血压更能预测冠心病事件。140—149mmHg的收缩期血压比90—94mmHg的舒张期血压更能增加冠心病死亡的危险。

    4.吸烟: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冠心病与吸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用量—反应关系。

    5.糖尿病:冠心病是未成年糖尿病患者首要的死因,冠心病占糖尿病病人所有死亡原因和住院率的近80%。

    6.肥胖症:肥胖已明确为冠心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可增加冠心病死亡率。

    7.生活方式:不爱运动的人冠心病的发生和死亡危险性将增加一倍。

    8.遗传、饮酒、环境因素等。

    中医如何认识心脏病?

    中医学认为心脏病多属“胸痹”、“心痛”等范畴。其症状的描述早在公元前五世纪的《黄帝内经中就有记载,谓之“心病”、“真心痛”。

    中医认为气虚血淤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本质。一方面,各种疾病的发生均将影响气血的正常循环。首先出现气血失去平衡,脏腑得不到正常濡养,然后才出现脏腑虚衰,精气神亏耗,最后脏腑功能衰退直至死亡。另一方面,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正气必然受到消耗,由于气虚推动血行无力,更加重了淤血的阻滞,形成“虚实夹杂”、“气虚血淤”的局面。

    淤血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因子,若单纯祛淤又会伤正,使正气更虚;若单纯补益,对一些老年病愈补愈滞,愈补愈虚。最妥善的方法就是:固本清源,即益气活血。因气行则血行,益气有利于化淤。

    中医认为:气虚血淤证的成因有二:一为气虚无力运血,而因虚致淤;二为淤血阻滞,既耗伤气血,又妨碍气血化生,而因淤致虚。治疗方面,在补益气血的同时,常以化淤之品为佐使。而由于化淤之品大多是耗气之剂,故对血淤患者,即使无气虚征象,也应在化淤之时佐以补气药物。

    芪参益气滴丸是天津天士力集团研制的治疗心血管疾病(气虚血淤证)的中药新药。由黄芪、丹参、三七、降香经科学配伍,提取有效化学成分精制而成的现代中药滴丸剂型,方中重用黄芪,取其大补元气,使气旺以促血行,祛淤而不伤正;气旺以促津行,行津利尿。诸药合用益气活血,利水消肿,通络止痛,使气血得以运行正常,用于气虚血淤证之胸痹。该药能减轻心肌缺血程度及心肌缺血范围;增加缺血心脏的冠脉血流量和供氧量;减少心肌细胞损伤;调整心脏血管的顺应性,对心血管系统起到调整和改善作用。同时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能抑制血栓形成、降低血浆黏度和全血黏度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心梗二级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心肌炎及其后遗症。
 

Tag:中成药 心血管 中医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