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健康常识糖尿病常用药物>

常见药物的致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作者:    发布时间:2010-01-23 12:00:25    

 


常见药物的致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常见的致糖尿病的药物

    ①利尿药和降压药。噻嗪类利尿剂、氯噻酮、襻利尿剂、潴钾利尿剂和二氮嗪、中枢作用的α-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等。

    ②激素类药物。糖皮质激素、雌激素、甲状腺素、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等。

    ③精神心理药物。泰尔登、氟哌啶醇、碳酸锂、吩噻嗪类、阿米替林、多虑平、三环类抗抑郁药等。

    ④儿茶酚胺药物。肾上腺素、异丙肾上素、左旋多巴、去甲肾上腺素、沙丁醇等。

    ⑤消炎镇痛药。消炎痛、大剂量的阿斯匹林、大剂量的扑热息痛、吗啡等。

    ⑥抗癌药物。四氧嘧啶、门冬酰胺、链佐脲菌素、环磷酰胺等。

    ⑦女性避孕药。其他:环孢素、苯妥英钠、异烟肼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利尿药和降压药、激素类药物、抗癌药物等。

    1、利尿剂 噻嗪类利尿剂在充血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治疗中有较好的作用,也有报告称30%接受噻嗪类利尿剂治疗的病人有糖耐量低减,其发生与剂量有关。发生机理与低钾血症引起的胰岛素的分泌减少有关。体内总钾的降低与胰岛素分泌减少有关。补钾有助于防止糖耐量恶化。另一个机制是应用利尿剂后,游离脂肪酸升高,外周组织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肝糖原异生增加;还包括对胰岛素的直接抑制作用,增加儿茶酚胺的释放及作用,抑制磷酸二酯酶的活性等机理。另外,噻嗪类利尿剂尚有对胰岛A细胞的协同作用。氯噻酮较噻嗪类更容易引起低血钾症。在襻利尿剂中,糖耐量低减发生较少。低钾引起的胰岛素分泌减少还与前列环素E 的合成有关。

    2、二氮嗪(Diazoxide) 二氮嗪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是增强周围血管扩张药,用以治疗严重的高血压或高血压危象。因其能降低胰岛素细胞cAMP水平而直接作用于B 细胞,减少胰岛素的分泌,并能增强儿茶酚胺释放,增加肝糖原异生及改变外周对胰岛素的利用,其副作用较噻嗪类利尿剂更常见、更严重,甚至被用于治疗一时没确诊的或手术没成功的胰岛素瘤。应用本药治疗严重的妊高症时,易通过胎盘,长期服用可致严重的新生儿高血糖,以致需要用降糖药物治疗。

    3、中枢作用的α-受体阻滞剂 如可乐定。早期的动物实验显示这些药物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可乐定可减少胰岛素的分泌。理论上,中枢作用的α-受体阻滞剂尚可通过中枢作用的α-受体作用影响糖代谢,但人类没发现明显引起糖耐量低减的情况。

    4、β受体阻滞剂 β受体阻滞剂可抑制胰岛素的释放,在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中,其抑制胰岛素释放的作用较强,另外可减少肝脏、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但总的来说,引起显著高血糖的不多见。另外重要的是,β受体阻滞剂也可导致低血糖,且使发生的低血糖不易被察觉。

    5、钙通道拮抗剂 胰岛素的释放有赖于细胞内钙的增加,因此钙通道拮抗剂被用于治疗胰岛素瘤。有人认为,其减少胰岛素释放的副作用是剂量依赖性的。但也有人报告没证实硝苯地平对糖代谢的影响。有报告维拉帕米能减少胰高血糖素的释放,增强肝脏摄取葡萄糖,有报告发现治疗剂量的维拉帕米有显著升高血糖的作用。

    6、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所致糖尿病又称类固醇糖尿病。其作用机理包括增加糖原异生、减少外周对葡萄糖的摄取,在受体及体后导致胰岛素抵抗,及刺激胰岛A 细胞致胰高血糖素增加,糖原分解加快,使肾糖阈下降。所有糖皮质激素均有致糖尿病的作用。一般来说,应用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和时间与糖尿糖的发生有关,如每天服用泼尼松50 mg以上易致病。类固醇糖尿病发病迅速,病情轻重不一,在多数病人可有不同程度的糖耐量低减,叫无糖尿病症状,空腹血糖升高可不显著,但糖耐量曲线明显异常;血糖、尿糖升高不成比例,因激素可使肾糖阈下降;偶可致非酮症高渗昏迷,但酮症酸中毒少见。

    7、雌激素和口服避孕药 有人认为雌激素和含有雌激素的口服避孕药都能引起糖耐量低减,也有人认为它虽然可致糖耐发生变化,但发生糖尿病的危险性没有增加,故认为只是已有糖尿病的病人不宜使用。

    8、链脲佐菌素 链脲佐菌素用于治疗恶性胰腺癌,特别是胰岛细胞瘤,可损害B细胞,引起的糖尿病临床上似1型糖尿病,也经常在制作糖尿病的动物模型中应用。

    9、环孢菌素 环孢菌素为免疫抑制剂,有用于防止Ⅰ型糖尿病的进展,但它同时有升高血糖的作用,且为剂量依赖性的。机理是直接的B细胞毒性作用,但有的研究认为胰岛素的抵抗是其机制。

    10、苯妥英钠 中毒剂量的苯妥英钠能引起高血糖,但治疗剂量不会。使用苯妥英钠后,人体胰岛素释放减少,胰岛素水平下降,葡萄糖刺激引起胰岛素水平下降。但其引起的糖耐量低减并不常见,也不严重。

    在临床用药过程中,原来无糖尿病的病人血糖升高,或已知为糖尿病的病人血糖控制较差,停药后血糖恢复正常或血糖较好控制,应考虑是药物引起的血糖波动,应当停药。

Tag:临床表现 致病 机理
        

温馨提示: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拥有领先的检验 仪器和高精尖的诊疗设备,资深的泌尿专家坐诊,秉承着严谨求实的科学 态度和诚信精求的行医宗旨,为患者解答各种疑难杂症,24*7健康咨询热线:028-86610000。

专家热线

朱海燕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师从于国内糖尿病界名老中医亓鲁光教授。从事内分泌科的临床工作多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详细
点击咨询

黎明
    成都瑞恩糖尿病医院业务院长,糖尿病心脑血管科学术带头人、心脑血管特需门诊专家。毕业于泸州医学院临床医疗系,从事临床内科工作近30年。曾在...详细
点击咨询

钱荣立
    实践出真知·积行成大医,主任医师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名誉院长 \ 特需专家;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要创始人...详细
点击咨询

钟映丰
    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医学专业。师承于川内名老中医朱震川、王文雄等多位名家。在糖尿病并发眼病、肾病、心脑血管病、骨病、瘙痒症的治疗上造诣深厚...详细
点击咨询

黄香德
    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从事临床内科工作30余年。曾先后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西南医院进修学习。对糖尿病的有丰富的诊治经验和独特的治疗方法。擅...详细
点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