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
病、肿瘤、
糖尿病之后又一个威胁人
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成为全球性公共
卫生问题。
肾脏的功能
正常人有两个肾脏,约如拳头大
小,位于腰背部脊柱的两侧,主要功
能是排泄体内多余的水分,通过清除代谢废物和毒物包括很多药物来净化血液,并在血压调节、造血功能和骨骼生长
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正常情况下,肾脏排泄大量的废物和毒物,同时又可以很好
地保留有益成分,因此尿液中的肌酐和尿酸等毒素很多,而红细胞和蛋白质等则
很少,这就是肾脏功能的精妙之处。但当肾脏有疾病时,排泄毒素减少,使得血
液中毒素积聚,血肌酐和尿酸等升高,而尿中的蛋白质和红细胞则漏出增多,导
致蛋白尿和血尿,并可出现
高血压、贫血、骨骼疾病、肌肉抽筋等。
肾脏病的高危人群
首先,患肾脏病的四大主要危险因素是: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患
者,以及有肾脏病家族史者;其次是有下列情况者,如:红斑狼疮和类风湿性关
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尿路感染,肾结石和尿路梗阻,高尿酸血症和痛风,高
脂血症,病毒性肝炎,肿瘤,中风,孤立肾,年龄大于60岁,肥胖,长期或反复
服用止痛药和退热药、一些抗生素和中药、造影剂以及肿瘤化疗药,有糖尿病或
高血压家族史,出生时体重低于2.5千克。有以上任何一种情况者,就是“肾脏病
高危人群”,这些人应定期到医院做肾脏的检查,注意肾脏的保护。
慢性肾脏病有哪些主要症状
如果您有下列情况,就提示患有肾脏病的可能。如尿中泡沫增多,尿色发红
或变浑浊,眼睑、面部和腿脚水肿,夜间排尿增多,腰酸,高血压,贫血,体力
下降,食欲不振,血尿酸升高。
出现肾功能不全时,慢性肾病的各种症状逐渐明显,出现疲倦乏力、食欲减
退、恶心呕吐、腰痛、夜尿增多、全身水肿、血压升高、呼气带尿味、骨痛、皮
肤瘙痒、肌肉震颤、手脚麻木、嗜睡、反应迟钝等表现。化验检查可发现贫血、
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浓度升高等。
慢性肾脏病的早期防治
慢性肾脏病(CKD),如果在早期给予合适的治疗,可以防止或延缓肾脏病变
进展至尿毒症,如果发展至晚期则不可避免的依赖透析或肾移植才可以维持患者
生命。因此,CKD的早期防治至关重要。
CKD的预防目前引起CKD的主要原因有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糖尿病肾病、高血
压肾损害、狼疮性肾病、药物性肾损害等。尤其是糖尿病与高血压病,这两种疾
病导致的尿毒症已经成为发达国家患病者的主要原因,在我国,由其导致的尿毒
症正在迅速增加。糖尿病、高血压病及其所致的CKD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肥胖、运动
过少、吸烟、酗酒、高血脂等,对于这些危险因素可以通过戒除烟酒、加强体育
锻炼及健康科学的饮食加以纠正与改善。
定期做尿液的化验患者如出现面部浮肿、尿液泡沫增多、颜色加深、肾区疼
痛、小便不适等症状,应及时找肾病专科医生咨询。但多数CKD患者在早期没有任
何不适症状,而是在体检时发现。因此,建议大家定期做尿液的化验,这种检查
非常方便、快捷、价格低廉,多数CKD患者通过尿液检查就可发现。
一旦发现CKD,一定要在肾脏病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病因及病理类型
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控制高血压无论何种原因所致的CKD,高血压都会加速对肾脏损害的进展,
因此CKD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血压,一般要求血压控制在125/75mmHg以下。
避免服用对肾损害的药物一些西药以及一些中草药会加重对肾脏的损害,所
以CKD患者在用药时应咨询肾脏专科医生。
合理饮食这也是防治CKD的重要措施。CKD患者摄入过多的蛋白质与脂肪会加
重对肾脏的损害,摄入过多的食盐会引起血压增高,加重肾脏的病变。
总之,CKD防治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并根据不同病因、不同病理类型制定合
理的治疗方案。在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造成CKD的危险因素应
予积极治疗,降低这些患者发展成CKD的风险。
厦门市第二医院肾内科副主任医师王玉新